孙斌勇(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斌勇,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孙斌勇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2012年入选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1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起在浙江大学工作。
孙斌勇是数学家,主要从事李群表示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中文名孙斌勇
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舟山市
1976年11月日
毕业院校香港科技大学
教育科研工作者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斌勇独立证明了在高阶L-函数算术研究中关键的Kazhdan-Mazur非零假设。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和合作者最终完全证明了theta对应理论历史上两个最基本的猜想:Howe对偶猜想和Kudla-Rallis守恒律猜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和合作者最终完全证明了典型群常数一猜想及其推广。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对于数学人才的培养,孙斌勇认为,“如果目标就是培养数学家,还是要早点起步,因为现在要学的东西很多,基础比较庞大,早点学比较好,而且要学得系统。像中小学里面做很多题都是平行的,那些题目做一个,再做一个类似的,都差不多,这样的学习是无效劳动,不要平行地做很多重复劳动。一个理论要系统深入地学下去,深度更重要,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孙斌勇觉得,学习好坏最重要的还是态度问题,一种踏实的态度。有些人虽然学历很高,但一开始逻辑就不太明白,便稀里糊涂地读了很多书下去。“因为着急,一个问题还没搞清楚,又想学更多的东西,那就一直弄不明白。如果不着急,不要求学得多,就学那么一点点总是能弄清楚。要有不急不躁的态度,非得把问题弄得很清楚才可以踏实往下走。”
孙斌勇建议,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强多样性,从制度设计上鼓励优秀中学生多元化发展。对在理工科某些方面特别优秀的中学生提供特别的升学培养途径。
荣誉表彰
2014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201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6年6月2日,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5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社会任职
孙斌勇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
人物评价
在周期积分,尤其是局部周期积分中,孙斌勇研究员的工作已成为众多国际数学家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国际同行评)
孙斌勇关于重数保守猜想的工作被认为是“该领域的基本定理之一”,关于守恒律猜想的工作证明了“该领域最重要的猜想之一”。他证明了Kazhdan-Mazur非零假设,被称为“孙的突破”。(中国数学会评)
参考资料1.孙斌勇·中国科学院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