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死了多少人)

朝鲜战场(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死了多少人)

1951年,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政治部派出专人,开始筹备组建战俘营,对战俘进行集中管理。与人们印象里高墙铁网、岗哨林立的战俘营截然不同,碧潼志愿军战俘营这里没有岗楼碉堡,更没有志愿军四处巡查守卫。

▲碧潼志愿军战俘营全景照片

在这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了优待俘虏的政策,尽一切努力改善“联合国军”战俘的基本生活条件,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些。

>朝鲜战场(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死了多少人)

▲身穿志愿军棉衣的战俘们的日常娱乐活动

这里还举办过一届特殊的“冬奥会”——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2年6月,志愿军政治部在碧潼召开了志愿军第二次敌军工作会议。会上,根据战俘们的建议,新成立一个“运动娱乐委员会”。同年9月,“运动娱乐委员会”提议举办一次全战俘营规模的运动会。志愿军俘管处商量后予以同意,认为这不仅能起到反战作用,更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现我军优待战俘的重要机会。

经过一个月时间筹备,俘管处从1万多名战俘中,选拔出了500多名选手,于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举办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之所以用“奥林匹克”命名,是因为它的“和平”寓意在炮火轰鸣的战场上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11月15日当天,主会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参赛运动员们身着志愿军为其特别定制的统一服饰,穿过临时搭建的“凯旋门”进入体育场。

▲运动员们入场

▲战俘营奥运会开幕式

志愿军俘管处主任王央公担任运动会主席团主席并致辞:“为了体育的发展,为了有一个幸福和安全的环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来终将属于和平。”

此次运动会共进行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等20多个项目比赛。

▲战俘营奥运会橄榄球比赛

▲战俘营奥运会篮球比赛

▲战俘排球比赛

▲战俘拔河比赛

▲战俘跳高比赛

虽然参赛者是战俘,但竞技水平却不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米赛跑中,美国战俘托马斯跑出了10.6秒的出色成绩,只比当时的世界纪录10.2秒慢0.4秒。

▲托马斯在短跑比赛中夺冠

▲韩国战俘取得3000米长跑的全部奖牌欣喜若狂

经过12天激烈而紧张的比赛,战俘第五团获团体总分优胜第一名,战俘第一团获第二名,战俘第三团获第三名。

有比赛就有颁奖,尽管没有金牌,但奖品同样是战俘营管理者精心准备的,都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购买的景泰兰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艺品。

▲诺曼.克劳福德(美国人,套袋跑比赛获胜者)和朋友乔治EGreen(英国人,1500米竞走获胜者)他们赢得的奖品是遮阳伞

整个运动会期间,赛场上热闹非凡、其乐融融。很难有人想到,这是从剑拔弩张的战场上走下来的战俘参与的运动会。

“联合国军”战俘在碧潼志愿军战俘营的真实情况,被同样身为战俘的美联社随军记者弗兰克·诺尔用相机记录了下来。诺尔拍下的照片很快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美国宣称志愿军虐待“联合国军”战俘的不实传言不攻自破。

就连李奇微也不得不在回忆录中承认“在某些方面,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很多时候,他们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分给俘虏,对待俘虏很和气。”

▲运动会相关报道

闭幕式上,在跳高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美军战俘康姆顿为大家朗诵了一首诗歌:

为什么战争仍在继续,

人们还在失去生命?

为什么和平还不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在这里,体育比赛是那么有趣;

可是在那里,

与死神的竞赛还在进行!

这次运动会的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战俘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参加这样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场交战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议,按自愿遣返原则,双方交换战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遣返战俘的最后阶段,志愿军战俘营中的20名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突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拒绝遣返,定居中国的申请。

体育从来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意识形态,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起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彰显的正是“新中国的国格之光、中国人的人格之光、抗美援朝的正义之光”,一如运动会的标语所呈现的,“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