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简介(张之江海骄子)

张之洞简介(张之江海骄子)

民国时曾有这么一桩离奇、复杂的案件,它从发生到审理足足经历了从1925-1945这20年的时间。

案件被告是西北军阀首领冯玉祥及其手下的“五虎将”之首张之江;

原告是著名法律人士、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徐道邻。

>张之洞简介(张之江海骄子)

徐道邻告冯、张什么呢?告他们杀了自己的父亲。

徐道邻的父亲是谁?徐树铮。

这个名字在民国军政界还是赫赫有名的。他是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股肱,人称“小扇子军师”。

徐树铮案非常复杂离奇,因为它牵涉了两条人命,是一件案中案。

当徐道邻起诉时,甚至不惜辞掉了自己的官位,连蒋介石都感到困扰。

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案子又为何一直拖了20年呢?

这还要从徐树铮这个人说起。

袁世凯曾这样评价过徐树铮:“小有才气,如循正轨,前途远大。但他秉性自大,开罪于人太多”。不得不说老袁的眼睛还是很厉害的。

在他因称帝事件与段祺瑞闹掰,徐树铮帮着段出谋划策之际,他就看出来这个“小扇子”“凡所作计,总带几分冒险性质”,而且得罪的人太多。

这几句点评字字珠玑,可谓贯穿了徐树铮的一生。

徐树铮,字又铮,安徽人,是家中最小的儿子。父亲是教书先生,一生勤勤勉勉地教出了千余名学生;两个哥哥一个是中医,一个是农民。

徐树铮自小聪颖,有过目不忘之才。13岁便中了秀才,18岁考举人落榜后就无心再走科举之路。

他比较关心国家大事,看到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他倍感心痛,于是决定投笔从戎。

徐树铮

不管父母和哥哥们怎样劝阻,都没能改变他这个志向。于是家人只好随他去了。

徐树铮初出茅庐,碰了一鼻子灰。缩在济南一家旅店里等待家中寄钱来接济之时,遇到了大自己15岁,时年37岁的段祺瑞。

两人畅谈一番天下事后,段祺瑞认为徐是个人才,就引荐他到自己那里做起了秘书。

徐的仕途就此展开。他非常感念段的知遇之恩,从那时起便下定决心追随段,一生辅佐之。

为了段祺瑞能掌权,徐树铮鞍前马后、勇往直前,立了很多功的同时也因自己狂妄不可一世的性格得罪了很多大牛。

他都得罪了谁呢?

首先是黎元洪。

袁世凯死后,生性懦弱但为人谦和的黎元洪被推上总统之位,但当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是被段祺瑞捏在手里的。

黎元洪

段欲任命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遭到黎元洪强烈反对。原因是他俩性格不合!

也是,老实谦恭的黎总统,怎么可能和独断专行的徐树铮处得来呢?

但黎终究拗不过段祺瑞,后来还是同意了对徐的任命。

事实果然不出黎所料,徐树铮一上任就盛气凌人,经常以无理傲慢的态度对待黎这个傀儡大总统,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

怎么办呢?总统很生气,但后果却没有很严重。黎只是偶尔在反段派的鼓动下硬气一下,很快便又泄了气——他始终没有拿徐树铮怎么样。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黎元洪,徐树铮接下来得罪的大人物,一个比一个硬气,一个比一个阴毒。而他仍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臭脾气呵!

依然我行我素,自恃聪明地玩弄手段,最终将自己“玩”上了黄泉路。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奉系参谋长杨宇霆,他与徐树铮有的方面何其相似:

都很聪明有能力,且无限忠于自己的主子;

都恃才傲物,对看不顺眼的人或事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讲几句,以至于四面树敌;

都因这样的性格问题将自己的小命弄丢了。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徐、杨这样的人吧。

而说到徐树铮得罪的另一个大人物,正好杨宇霆也牵涉其中。

这个大人物就是冯玉祥。

因为徐树铮杀了一个人,此人与冯的关系非同一般,是其救命恩人兼“姑父”——陆建章。

陆建章是直系军阀将领,他早年跟随袁世凯,且拥袁称帝;后来加入了冯国璋的直系,成为冯的重要助手和直系的幕后军师。

陆建章

他们是主和派,与段祺瑞想用武力统一全国的政见不合。因此冯国璋就派陆建章出马,去暗中搞一些影响皖系的活动。

陆还真有两把刷子,果然影响到了南北战局,严重威胁到了皖系军阀的统治。段祺瑞对其恨得牙痒痒。

但由于陆建章位高权重,又是北洋派中的长辈,段祺瑞不敢轻举妄动,只有让徐树铮密切注意陆的行动,在必要时将其缉拿归案。

1918年6月14日,陆建章突然收到一张请帖,是徐树铮发来的,邀请他到驻津奉军司令部(奉系当时被皖系引进关,协助其武力统一)晤谈。

陆建章心中一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鸿门宴。

但转念一想,自己在北洋中资历老,再加上自己儿子陆承武夫妇与徐树铮夫妇是留日期间的同学,谅徐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于是还是赴约了。

当他来到奉军司令部时,徐树铮正在吃饭。杨宇霆听到陆来请见,就对徐说:“此人十分可恶,把他杀掉算了。”

见徐树铮未吭声,杨又顺口骂道:“老混蛋又来找死!”

随后,徐将陆请到花园中“会谈”,当陆刚步入花园不久,就感到后背被枪抵住了。

随着“砰!砰!”两声,陆建章倒地,在喃喃了一句“不意如此而死”后便咽了气。

徐树铮自知捅了大娄子,急忙将诛杀陆氏之事向各级汇报,并历数陆之罪状。

其实他心里最担心的,还是冯玉祥。因为冯与陆的关系太密切了:

1905年左右,深得陆建章器重的23岁的冯玉祥被纳为陆的内侄女婿。从此,冯的一路升迁都没离开过陆的提拔。

冯玉祥

1912年,北方革命军政府成立,冯玉祥为总参谋长。但后来由于军中有人叛变,冯的同事们都被杀了,冯则因陆建章的搭救而幸免于死。

提拔之恩,亲戚之情,救命之恩,这三重因素叠加起来,你说陆建章被杀了,冯玉祥能忍吗?

于是,徐树铮这三个字,从此就刻在了冯玉祥心中,每天都“画个圈圈诅咒你”。

然而冯自知还没有替姑父报仇的能力,因为他当时不过区区一个混成旅旅长。

按捺住心中喷薄的怒火,冯玉祥向徐树铮发去电报,仅对姑父的身后事表达了适当关心,仅此而已。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实际上,冯玉祥只等了七年时间。

这是为何?还不是徐树铮的能折腾!

徐树铮在杀了陆建章后,又得罪了张作霖。

本来张作霖还是信任他的,在入关后还给了他个奉军副司令的官当当。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在自己的驻津司令部里大开杀戒,被杀之人还如此具有影响力,这岂不是抹黑奉系名声?

紧接着,徐又和杨宇霆一起,私自挪用军费编练新军,根本没有报告张作霖。

张大帅日渐感觉到老部下们对他的进言并非出自嫉妒,这个37岁的毛头小子确实是个危险人物。

他今天敢擅作主张杀了北洋老资格人物,明天指不定还会杀我张作霖呢!

于是张也开始疏远徐树铮,慢慢架空他的权力。徐是何等聪明的人,他自然看得透,于是在当年10月1日辞去了奉军副司令的职位。

好了,小扇子与奉系也闹掰了。

张作霖的预感是准确的,徐树铮后来果然设局想要他性命。

话说张与曹锟联合形成“七省反皖同盟”,欲合力打倒徐树铮,免他的职。大总统徐世昌也表示同意(因为徐也得罪了徐世昌)。

段祺瑞这就来气了,他是一向偏爱全心效忠自己的徐树铮的,别人说徐的不是,也就是说他段某的不是!

他直呼:是直系拥兵自重,压迫中央,要求其免去徐树铮职务的。

他还特地邀请张作霖一起出席皖系研讨直系的军事会议。

段祺瑞本是没打算杀张作霖的,而徐树铮可不这么想。他一直都是个狠角色,不惧犯上作乱的(除对段祺瑞外)。

会议过程中,徐树铮将段叫出“接电话”,却悄悄对段说:“雨亭该来了,马上把他扣起来!”

段祺瑞立刻显露出了犹疑不决的神色,一向机警如狐的张作霖很快察觉到了段的神色不对,心想“不妙”后便借机上厕所溜走了。

眼看原想诱杀的张大帅脚底抹油逃了,徐树铮不禁捶胸顿足道:“大事去矣!”

这个徐树铮啊,也太喜欢摆鸿门宴了吧,但这鸿门宴可不是每摆就能成功的哟。

此时再想袁世凯对其“凡所作计,总带几分冒险性质”的评价,真是绝妙。

接下来,直皖大战爆发,以皖系失败告终——原先受徐树铮驱策大力南征的曹锟和吴佩孚,到头来却调转枪口对着徐。

只能说徐太不会处人了,基本将周围的人都得罪光了。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无语啊。

总之,这次战争结束了徐、段二人武力统一中国的梦,也结束了徐树铮的政治生命。虽然他这个人很顽强,之后还试图扑腾,但基本已是强弩之末。

1925年12月,从海外考察回国的徐树铮冒着北方的战火执意冒险晋京,向重新出山的段祺瑞汇报。

27日,徐身着挂满勋章的大礼服觐见段祺瑞,表示使命完成,一时风光无限。

但他想不到,此刻他的身边已是杀机四伏。

目前北京、天津的实权实际上是掌握在冯玉祥手中,段祺瑞不过是个赤手空拳的傀儡执政罢了。在军政界混迹了大半辈子的徐树铮怎会看不出来呢?

但他性格就是刚,他认为冯玉祥在光天化日之下是不敢动他这个专使的。

他决定29日乘火车到天津。

然而他太低估了冯玉祥,冯早已提前布置好了重重杀局——

就算你徐树铮是孙悟空,也飞不出我这如来佛的手掌心!你别想平安返津了。

29日,段祺瑞的书桌上出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又铮不可行,行必死”。

段立刻惊出一身冷汗,急忙派人将字条拿给徐树铮看。

徐看后,一笑置之,丝毫不为所动,还是打算要走——他错过了最后一次逃命的机会。

30日凌晨2点,徐树铮所乘列车抵达廊坊。冯玉祥下达命令,令国民军第五师师长张之江就地枪决徐树铮。

军令如山!张之江即便感到为难,也不得不照办。

他派下属登上列车,将穿着睡衣的徐树铮从列车上“请”下来,随即将其枪杀于离站不远处。

张之江

紧接着,冯玉祥令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当夜赶往廊坊,“糊里糊涂唱了一出替父报仇的戏”。

他奉命对在场的所有人说:“过去徐树铮杀了我的父亲。今天我杀了徐树铮。我杀徐树铮是为家父报仇。”

但事后各大报纸还是披露了冯玉祥杀死徐树铮的真相。但是这又怎样呢?冯玉祥当时权力太大了。

此时最心痛的,除了徐树铮的亲人,想必就是段祺瑞了。他哀呼道:“断我股肱!断我股肱!”

皖系从此一蹶不振。次年4月,段祺瑞辞职隐居天津,再也没有从政海中浮出来。

段祺瑞

20年后的1945年,徐树铮之子徐道邻突然一纸告书,将冯玉祥和张之江告上了法庭,控诉他们杀了自己的父亲徐树铮。

为什么隔了这么久,徐道邻才起诉呢?

因为徐树铮死的时候,徐道邻才是个15岁的孩子,他没有能力与冯玉祥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军阀斗。

他只有和当年的冯玉祥一样,选择等。

当然也不是空等。期间,他先到德国学习法律专业,并于1931年拿到了柏林大学的法学博士头衔。回国后,他就开始着手报仇的事了——自然是以法律为武器。

但很快,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之际,他只有选择先公后私,将报仇的事暂时放一放,并加入了国民政府的国防设计委员会。

徐道邻

冯玉祥这时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三、六战区的司令长官,张之江则任中央国使馆馆长。

1945年4月,抗战胜利在即,徐道邻因受蒋介石重用而官至行政院政务处处长。

11月,眼看国仇已了,徐道邻毅然辞职,不惜放弃仕途也要拉高官下马,一纸状书将冯玉祥与张之江告到了重庆地方法院,而且还带来两个人证:

一位是徐树铮的学生,当年替徐收尸的段大洪;一位是当年受张之江命,上车负责逮捕徐树铮的军官张钺。

但是最终,徐道邻还是失败了。因为一个人不同意,蒋介石。

当时正值重庆谈判,蒋介石有心拉拢冯玉祥打内战,他怎么可能让冯玉祥官司缠身呢?起初他也对此很困扰,但很快他就找到了办法。

因为徐树铮这个案子在当时的有效追诉期是20年,也就是说,只要超过了12月30日,这个官司就逾期了。

于是蒋介石暗地里联系法院的人,让他们尽可能地拖,拖到12月30日以后。

所以,尽管徐道邻隐忍了20年,努力了20年;尽管他毅然辞官;尽管他找到了相关人证。但是,官司还是因为逾期被拒绝受理了。

徐树铮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可以说其身后名是毁誉参半:

他虽然骄狂一世、喜弄权术,又支持武统,到处得罪人,为达目的不惜犯上杀人;

但他总体是爱国的、能干的,尤其在收复外蒙问题上广获赞誉。

他死后,康有为亲为其写挽文道:

“其雄略足以横一世,其霸气足以溢九州,其才兼乎文武,其识通乎新旧。

……假生百年之前,为人龙而寡俦。哀世乱而内争兮,碎明月于九幽。”

究竟徐这人怎样?相信世人自会鉴之。

(全文完)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雪梨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