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成语四个字(40个)(儿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儿的成语四个字(40个)(儿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儿的成语四个字(儿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

儿的成语四个字(儿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暴富乞儿,不务正业,丢下耙儿弄扫帚,伯道无儿,倒绷孩儿,儿大不由娘,儿大不由爷,儿女之债,儿女之情,儿女亲家,儿女夫妻,儿女子语,儿女心肠,儿女情多,儿女情长,儿女成行,儿女私情,儿女英雄,儿怜兽扰,儿童之见,儿童走卒,儿行千里母担忧,公子哥儿,北宫婴儿,吃喝玩乐,吊儿郎当,含糊不清,孤儿寡妇,戳无路儿,戴高帽儿,戴高帽子,痴儿呆女,积谷防饥,虎不食儿,非同儿戏,騃女痴儿,骨肉之情,黄口小儿,黄发儿齿,巴高枝儿。

1、暴富乞儿  bào fù qǐ ér

释义:暴富乞儿  暴:突然;乞儿:乞丐。乞丐突然间富裕了。指非常规的地突然变得富有。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五:"暴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窖里火无烟。"  

2、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释义:不务正业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3、丢下耙儿弄扫帚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

释义:丢下耙儿弄扫帚  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耙儿弄扫帚’。”  

4、伯道无儿  bó dào wú ér

释义: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出处: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5、倒绷孩儿  dào bēng hái ér

释义:倒绷孩儿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6、儿大不由娘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释义:儿大不由娘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别说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儿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7、儿大不由爷  ér dà bù yóu yé

释义:儿大不由爷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我不住。”  

8、儿女之债  ér nǚ zhī zhài

释义:儿女之债  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9、儿女之情  ér nǚ zhī qíng

释义:儿女之情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10、儿女亲家  ér nǚ qìng jiā

释义:儿女亲家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出处:《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11、儿女夫妻  ér nǚ fū qī

释义:儿女夫妻  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

出处: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12、儿女子语  ér nǚ zǐ yǔ

释义:儿女子语  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出处:《宋史 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13、儿女心肠  ér nǘ xīn cháng

释义:儿女心肠  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14、儿女情多  ér nǚ qíng duō

释义:儿女情多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出处: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15、儿女情长  ér nǚ qíng cháng

释义:儿女情长  儿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16、儿女成行  ér nǚ chéng háng

释义:儿女成行  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17、儿女私情  ér nǚ sī qíng

释义:儿女私情  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18、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9、儿怜兽扰  ér lián shòu rǎo

释义:儿怜兽扰  怜:宠爱,爱惜;扰:驯养。像对小孩一样加以爱抚,对野兽一样加以驯养

出处:宋 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  

20、儿童之见  ér tóng zhī jiàn

释义:儿童之见  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

出处: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  

21、儿童走卒  ér tóng zǒu zú

释义:儿童走卒  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出处: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22、儿行千里母担忧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释义: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23、公子哥儿  gōng zǐ gē ér

释义: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  

24、北宫婴儿  běi gōng yīng ér

释义:北宫婴儿  北宫: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婴儿:指齐国孝女婴儿子。用作孝女的代称。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25、吃喝玩乐  chī hē wán lè

释义:吃喝玩乐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26、吊儿郎当  diào er láng dāng

释义:吊儿郎当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

出处: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27、含糊不清  hán hú bù qīng

释义:含糊不清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28、孤儿寡妇  gū ér guǎ fù

释义:孤儿寡妇  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龟传》:“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尸,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城空,野无青草。”  

29、戳无路儿  chuō wú lù ér

释义:戳无路儿  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30、戴高帽儿  dài gāo mào ér

释义:戴高帽儿  见“戴高帽子”。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道: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31、戴高帽子  dài gāo mào zǐ

释义:戴高帽子  吹捧、恭维别人

出处:《北史 儒林传下 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32、痴儿呆女  chī ér dāi nǚ

释义:痴儿呆女  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出处:宋·秦观《贺新郎》词:“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33、积谷防饥  jī gǔ fáng jī

释义:积谷防饥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出处:《敦煌变文集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人家积谷本防饥,养子还徒被老时。”  

34、虎不食儿  hǔ bù shí ér

释义:虎不食儿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出处: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35、非同儿戏  fēi tóng ér xì

释义:非同儿戏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  

36、騃女痴儿  ái nǚ chī ér

释义:騃女痴儿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出处:清 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37、骨肉之情  gǔ ròu zhī qíng

释义:骨肉之情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  

38、黄口小儿  huáng kǒu xiǎo ér

释义:黄口小儿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39、黄发儿齿  huáng fà ér chǐ

释义:黄发儿齿  比喻人长寿。

40、巴高枝儿  bā gāo zhī ér

释义:巴高枝儿  比喻高攀。

出处: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