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四字词语(40个)(老虎和狐狸的成语)

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四字词语(40个)(老虎和狐狸的成语)

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四字词语(老虎和狐狸的成语)(40个))

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四字词语(老虎和狐狸的成语):九关虎豹,九阍虎豹,假虎张威,冯河暴虎,凤叹虎视,初生之犊,初生之犊不畏虎,割肉饲虎,宫邻金虎,将门虎子,帮虎吃食,开柙出虎,恶虎不食子,打死老虎,拉大旗作虎皮,放虎自卫,放虎遗患,断蛟刺虎,狐假虎威,狐藉虎威,狐虎之威,甘冒虎口,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刻鹄,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类犬,老虎头上扑苍蝇,苛政猛于虎,虎兕出柙,虎党狐侪,虎口余生,虎口拔牙,虎口逃生,虎头燕颔,虎威狐假,豺虎肆虐,雕虎焦原,麟角虎翅,骏波虎浪。

1、九关虎豹  jiǔ guān hǔ bào

释义: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出处: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2、九阍虎豹  jiǔ hūn hǔ bào

释义:九阍虎豹  同“九关虎豹”。

出处:张素《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  

3、假虎张威  jiǎ hǔ zhāng wēi

释义: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费尽他机智,只是要贪名固位,假虎张威。”  

4、冯河暴虎  féng hé bào hǔ

释义: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出处: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5、凤叹虎视  fèng tàn hǔ shì

释义: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出处:《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6、初生之犊  chū shēng zhī dú

释义: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7、初生之犊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释义: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8、割肉饲虎  gē ròu sì hǔ

释义:割肉饲虎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9、宫邻金虎  gōng lín jīn hǔ

释义:宫邻金虎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出处: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10、将门虎子  jiàng mén hǔ zǐ

释义:将门虎子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出处: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11、帮虎吃食  bāng hǔ chī shí

释义: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12、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释义: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3、恶虎不食子  è hǔ bù shí zǐ

释义:恶虎不食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14、打死老虎  dǎ sǐ lǎo hǔ

释义:打死老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15、拉大旗作虎皮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释义: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16、放虎自卫  fàng hǔ zì wèi

释义: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出处: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17、放虎遗患  fàng hǔ yí huàn

释义:放虎遗患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18、断蛟刺虎  duàn jiāo cì hǔ

释义: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19、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释义: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0、狐藉虎威  hú jiè hǔ wēi

释义:狐藉虎威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出处:《宋书 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21、狐虎之威  hú hǔ zhī wēi

释义: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22、甘冒虎口  gān mào hǔ kǒu

释义:甘冒虎口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23、画虎不成  huà hǔ bù chéng

释义:画虎不成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出处: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24、画虎不成反类犬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

释义:画虎不成反类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25、画虎刻鹄  huà hǔ kè hú

释义:画虎刻鹄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出处:《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26、画虎画皮难画骨  huà hǔ huà pí nán huà gǔ

释义:画虎画皮难画骨  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7、画虎类犬  huà hǔ lèi quǎn

释义:画虎类犬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28、老虎头上扑苍蝇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

释义:老虎头上扑苍蝇  比喻自己找死。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29、苛政猛于虎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释义: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30、虎兕出柙  hǔ sì chū xiá

释义:虎兕出柙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1、虎党狐侪  hǔ dǎng hú chái

释义: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出处:明 康海《中山狼》第二折:“谁曾见这锦囊诗袋,却遮藏的虎党狐侪,只您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怎撒乖,没处安排。”  

32、虎口余生  hǔ kǒu yú shēng

释义:虎口余生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出处: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33、虎口拔牙  hǔ kǒu bá yá

释义:虎口拔牙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出处: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34、虎口逃生  hǔ kǒu táo shēng

释义:虎口逃生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出处: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35、虎头燕颔  hǔ tóu yàn hàn

释义:虎头燕颔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出处:元 揭傒斯《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尚服异恩于永世;虎头燕颔,从怀旧将于当年。”  

36、虎威狐假  hǔ wēi hú jiǎ

释义:虎威狐假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出处:北周·庾信《哀江南诗》:“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37、豺虎肆虐  chái hǔ sì nüè

释义:豺虎肆虐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38、雕虎焦原  diāo hǔ jiāo yuán

释义: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出处:《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39、麟角虎翅  lín jiǎo hǔ chì

释义:麟角虎翅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出处: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40、骏波虎浪  jùn bō hǔ làng

释义:骏波虎浪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