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字的四字成语(40个)(包含余字的成语_包含余字的四字词语)

有余字的四字成语(40个)(包含余字的成语_包含余字的四字词语)

有余字的四字成语(包含余字的成语_包含余字的四字词语)(40个))

有余字的四字成语(包含余字的成语_包含余字的四字词语):刀锯之余,才识有余,不留余地,不遗余力,刀俎余生,回旋余地,富富有余,恢恢有余,成事不足,坏事有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扶余海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断纸余墨,残年余力,残渣余孽,比下有余,海外扶余,狗彘不食其余,狗彘不食汝余,狗猪不食其余,狗鼠不食汝余,绰有余暇,绰有余裕,绰然有余,绰绰有余,茶余酒后,茶余饭后,茶余饭饱,荡然无余,虎口余生,读书三余,败事有余,成事不足,锋镝余生,齿牙余惠,齿牙余慧,齿牙余论,东壁余光,绰有余妍,耕三余一,断袖余桃。

1、刀锯之余  dāo jù zhī yú

释义:刀锯之余  刀锯:古代刑具,代指刑罚。受刑之余。指阉人。

出处:《史记·晋世家》:"宦者曰:‘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背主,故得罪于君。’"  

2、才识有余  cái shí yǒu yú

释义:才识有余  才:才能;识:见识。才能和见识都有剩余。指才能很高,见识极广。

出处:《宋史·刘挚传》:"人才难得,能否不一,性忠实而才识有余,上也。"  

3、不留余地  bù liú yú dì

释义:不留余地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4、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释义:不遗余力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5、刀俎余生  dāo zǔ yú shēng

释义:刀俎余生  犹虎口余生。

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记录 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  

6、回旋余地  huí xuán yú dì

释义:回旋余地  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3回:“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7、富富有余  fù fù yǒu yú

释义:富富有余  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238回:“众位不必费心了,富富有余。”  

8、恢恢有余  huī huī yǒu yú

释义:恢恢有余  恢恢:形容宽广。指宽广而有余裕

出处: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9、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chéng shì bù zú,huài shì yǒu yú

释义: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成:成就;足:足够。指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坏。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5回:“部里书办们,成事不足,坏事有余;胜之不武,不胜为笑。”  

10、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chéng shì bù zú,bài shì yǒu yú

释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11、扶余海外  fú yú hǎi wài

释义:扶余海外  指遥远的外国

出处:柳亚子《诗翁行哭李少石》:“从兹双宿复双飞,扶余海外三年久。”  

12、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释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出处:《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13、断纸余墨  duàn zhǐ yú mò

释义:断纸余墨  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指残存的诗文墨迹

出处:《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  

14、残年余力  cán nián yú lì

释义:残年余力  指年老体衰。

出处:《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5、残渣余孽  cán zhā yú niè

释义:残渣余孽  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16、比下有余  bǐ xià yǒu yú

释义:比下有余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17、海外扶余  hǎi wài fú yú

释义:海外扶余  指遥远的外国

出处: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18、狗彘不食其余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

释义:狗彘不食其余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出处:《汉书·元后传》:“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  

19、狗彘不食汝余  gǒu zhì bù shí rǔ yú

释义:狗彘不食汝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出处:《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  

20、狗猪不食其余  gǒu zhū bù shí qí yú

释义:狗猪不食其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21、狗鼠不食汝余  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

释义:狗鼠不食汝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22、绰有余暇  chuò yǒu yú xiá

释义:绰有余暇  绰:宽,缓;暇:空闲。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出处:《北史·魏收传》:“我绰有余暇,山立不动。”  

23、绰有余裕  chuò yǒu yú yù

释义: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24、绰然有余  chuò rán yǒu yú

释义:绰然有余  绰然: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南朝·梁·刘孝标注:“驰骋游说,言固不虚。唯兹壹公,绰然有余。”  

25、绰绰有余  chuò chuò yǒuyú

释义:绰绰有余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人、物、财、能力等很宽裕;用不完。也作“绰绰有余”、“绰有宽裕”。

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防边上》:“崇山峻岭所在俱有,诚使其险要,多筑土垒,则进攻退守,绰绰有余。”  

26、茶余酒后  chá yú jiǔ hòu

释义: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考场三丑》:“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  

27、茶余饭后  chá yú fàn hòu

释义:茶余饭后  品茶、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多指傍晚一段时间。

出处:元 关汉卿《斗鹌鹑 女校尉》套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28、茶余饭饱  chá yú fàn bǎo

释义:茶余饭饱  泛指闲暇之时。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也作“茶余饭后”。沙汀《炮手》:“他看出他的失慎已经成了~的重要话柄。”又作“茶余饭后”。瞿秋白《

出处: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29、荡然无余  dàng rán wú yú

释义:荡然无余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出处: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逐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烬,湘囊綖柣,荡然无余。”  

30、虎口余生  hǔ kǒu yú shēng

释义:虎口余生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出处: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31、读书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释义: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3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bài shì yǒu yú chéng shì bù zú

释义: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出处:茅盾《子夜》九:“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33、锋镝余生  fēng dí yú shēng

释义:锋镝余生  锋:锋芒。镝:箭镞。指从刀箭下逃生或经过战乱后而活下来。

34、齿牙余惠  chǐ yá yú huì

释义:齿牙余惠  惠:给人好处。指帮人说好话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余惠。”  

35、齿牙余慧  chǐ yá yú huì

释义:齿牙余慧  慧:通“惠”,好处。指帮人说好话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夫隐恶扬善,现在功德,何惜齿牙余慧,而必以朴讷为耻。”  

36、齿牙余论  chǐ yá yú lùn

释义:齿牙余论  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出处:《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37、东壁余光  dōng bì yú guāng

释义:东壁余光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出处:《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  

38、绰有余妍  chuò yǒu yú yán

释义:绰有余妍  妍:美丽。形容女子或字画等丰姿秀逸,很有魅力。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博陵崔护》:"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娇姿媚态,绰有余妍。"  

39、耕三余一  gēng sān yú yī

释义:耕三余一  耕种三年,节余一年的粮食。

出处:《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40、断袖余桃  duàn xiù yú táo

释义:断袖余桃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