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差的成语(40个)(形容道德低的成语)

道德差的成语(40个)(形容道德低的成语)

道德差的成语(形容道德低的成语)(40个))

道德差的成语(形容道德低的成语):为鬼为蜮,乐善好施,人模人样,人面兽心,仁义道德,借刀杀人,假仁假义,出尔反尔,华而不实,卑鄙无耻,厚德载物,厚颜无耻,大公无私,好大喜功,好戴高帽,居心叵测,巧言令色,干名采誉,德重恩弘,恬不知耻,才德兼备,拾金不昧,故作高深,无病呻吟,明知故问,沐猴而冠,没心没肺,背信弃义,苟合取容,见义勇为,见利忘义,诡计多端,退有后言,道高德重,酸文假醋,闪烁其辞,附庸风雅,项庄舞剑,食而不知其味,蛇蝎为心。

1、为鬼为蜮  wéi guǐ wéi yù

释义:为鬼为蜮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出处:《诗经 小雅 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2、乐善好施  lè shàn hào shī

释义:乐善好施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3、人模人样  rén mó rén yàng

释义:人模人样  生得像是人的模样

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  

4、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释义: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5、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6、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释义:借刀杀人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7、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义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8、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9、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释义:华而不实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10、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1、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

释义:厚德载物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厚颜无耻  hòu yán wú chǐ

释义:厚颜无耻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13、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4、好大喜功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好大喜功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出处:《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15、好戴高帽  hǎo dài gāo mào

释义:好戴高帽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处:《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16、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释义:居心叵测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出处: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17、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8、干名采誉  gān míng cǎi yù

释义:干名采誉  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19、德重恩弘  dé zhòng ēn hóng

释义: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20、恬不知耻  tián bù zhī chǐ

释义:恬不知耻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21、才德兼备  cái dé jiān bèi

释义:才德兼备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出处:元 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22、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释义:拾金不昧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23、故作高深  gù zuò gāo shēn

释义:故作高深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24、无病呻吟  wú bìng shēn yín

释义:无病呻吟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宋 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25、明知故问  míng zhī gù wèn

释义: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出处:清 石玉困《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26、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释义: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27、没心没肺  méi xīn méi fèi

释义:没心没肺  没心眼儿,不用心。或指没心肝,没良心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没心没肺的赞同此意呢?她也会只去此一遭,下不为例。”  

28、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释义: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29、苟合取容  gǒu hé qǔ ān

释义: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30、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1、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2、诡计多端  guǐ jì duō duān

释义:诡计多端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33、退有后言  tuì yǒu hòu yán

释义:退有后言  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出处:《尚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34、道高德重  dào gāo dé zhòng

释义: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处: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35、酸文假醋  suān wén jiǎ cù

释义:酸文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这有什么?大凡一个人,总别酸文假醋的才好。”  

36、闪烁其辞  shǎn shuò qí cí

释义:闪烁其辞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37、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释义:附庸风雅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出处: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38、项庄舞剑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释义:项庄舞剑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39、食而不知其味  shí ér bù zhī qí wèi

释义:食而不知其味  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0、蛇蝎为心  shé xiē wéi xīn

释义: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