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成语(40个)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成语(40个)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成语(40个))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成语:大限临头,大化有四,不可避免,不得善终,不死不活,不测之祸,不知死活,不讳之变,不顾死活,伯仁由我而死,出入生死,出死入生,出死断亡,出生入死,半死不活,半死半活,半死半生,半死辣活,哀死事生,唇亡齿寒,垂死挣扎,大难不死,存亡安危,存亡未卜,存亡绝续,存亡继绝,存亡续绝,得人死力,惨遭不幸,打死老虎,残丝断魂,爱生恶死,百死一生,败国亡家,蹈节死义,邦国殄瘁,长生不死,长眠不起,齿亡舌存,残喘待终。

1、大限临头  dà xiàn lín tóu

释义:大限临头  大限:生命的极限。指死期。用以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落到身上。

出处:元·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若是你为官称了平生志,有一日大限临头,那时若你个小解元得为官,将你这双老爷娘放心死。"  

2、大化有四  dà huà yǒu sì

释义:大化有四  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出处:《列子·无瑞》:"人生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耆也,死亡也。"  

3、不可避免  bù kě bì miǎn

释义:不可避免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4、不得善终  bù dé shàn zhōng

释义: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5、不死不活  bù sǐ bù huó

释义: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6、不测之祸  bù cè zhī huò

释义:不测之祸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7、不知死活  bù zhī sǐ huó

释义: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8、不讳之变  bù huì zhī biàn

释义:不讳之变  不讳:死的委婉说法;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不讳之变,诚难其虑。”  

9、不顾死活  bù gù sǐ huó

释义:不顾死活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10、伯仁由我而死  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

释义:伯仁由我而死  伯仁:晋代周颙的字。指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

出处:《晋书·周颙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11、出入生死  chū rù shēng sǐ

释义:出入生死  出生入死。

出处: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  

12、出死入生  chū sǐ rù shēng

释义:出死入生  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出处: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  

13、出死断亡  chū sǐ duàn wáng

释义:出死断亡  谓效死捐生。

出处:《荀子·富国》:“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  

14、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5、半死不活  bàn sǐ bù huó

释义:半死不活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16、半死半活  bàn sǐ bàn huó

释义:半死半活  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惨或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刊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都收监了。”  

17、半死半生  bàn sǐ bàn shēng

释义: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出处: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18、半死辣活  bàn sǐ là huó

释义:半死辣活  指死又死不了,活着又受罪。

出处:参见“半死半生”。  

19、哀死事生  āi sǐ shì shēng

释义:哀死事生  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出处: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20、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唇亡齿寒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21、垂死挣扎  chuí sǐ zhēng zhá

释义:垂死挣扎  垂:快要;接近。接近死亡时的拼命支撑、抵抗。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他这会儿真的熬到了垂死挣扎的时刻。”  

22、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释义:大难不死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23、存亡安危  cún wáng ān wēi

释义:存亡安危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24、存亡未卜  cún wáng wèi bǔ

释义:存亡未卜  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七卷:“况宗族远离,夫家存亡未卜,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25、存亡绝续  cún wáng jué xù

释义:存亡绝续  绝:完结;续:延续。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出处:清 刘大櫆《金节母传》:“呜呼,太恭人以一女子,当金氏存亡绝续之交,一心惟鞠子为事。”  

26、存亡继绝  cún wáng jì jué

释义:存亡继绝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出处:《穀梁传 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27、存亡续绝  cún wáng xù jué

释义:存亡续绝  见“存亡继绝”。

出处: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续绝,俾枢纽也。”  

28、得人死力  dé rén sǐ lì

释义:得人死力  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

出处:《晋书·贾充传》:“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29、惨遭不幸  cǎn zāo bù xìng

释义:惨遭不幸  遭到严重灾祸,多指死亡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但就是这对卖豆汁的夫妇,前几日却惨遭不幸。”  

30、打死老虎  dǎ sǐ lǎo hǔ

释义:打死老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31、残丝断魂  cán sī duàn hún

释义:残丝断魂  残:剩余;断:断绝;魂:魂魄。比喻即将死亡的生命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献发》:“奴身止鬖鬖发数根,这便是我的残丝断魂。”  

32、爱生恶死  ài shēng wù sǐ

释义:爱生恶死  爱:喜爱;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33、百死一生  bǎi sǐ yī shēng

释义: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出处:《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34、败国亡家  bài guó wáng jiā

释义:败国亡家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出处:参见“败国丧家”。  

35、蹈节死义  dǎo jié sǐ yì

释义: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36、邦国殄瘁  bāng guó tiǎn cuì

释义:邦国殄瘁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37、长生不死  cháng shēng bū sǐ

释义:长生不死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辨问》:“长生不死,以此责圣人,何其多乎?”  

38、长眠不起  cháng mián bù qǐ

释义:长眠不起  死亡的别称。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39、齿亡舌存  chǐ wáng shé cún

释义:齿亡舌存  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40、残喘待终  cán chuǎn dài zhōng

释义:残喘待终  残喘:仅存的一点喘息;终:死亡。指生命将尽,仅存一点喘息。

出处:唐·陈子昂《为宗舍人谢赠物丧》:"天德弥厚,残喘待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