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清冷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人清冷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清冷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人清冷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清冷的四字词语(形容人清冷的成语)(40个))

形容一个人清冷的四字词语(形容人清冷的成语):寒附火者,不劣方头,不毛之地,不牧之地,不羁之民,不通时宜,倡而不和,傲骨嶙嶙,冰天雪地,冰清水冷,号寒啼饥,各行各业,寒冬腊月,寸草不生,待理不理,待答不理,挨饿受冻,断壁残垣,断壁颓垣,方头不劣,春寒料峭,毫不关心,沉静寡言,淡然置之,环堵萧然,疮痍满目,百业萧条,百年之后,荒无人烟,衡门深巷,败井颓垣,风雨交加,风雨凄凄,风雨萧条,饥冻交切,饥寒交切,鸡犬不闻,冰雪严寒,傍观冷眼,寒风侵肌。

1、寒附火者  han fu huo zhe

释义:寒附火者  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2、不劣方头  bù liè fāng tóu

释义: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3、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释义:不毛之地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4、不牧之地  bù mù zhī dì

释义:不牧之地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5、不羁之民  bù jī zhī mín

释义:不羁之民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6、不通时宜  bù tōng shí yí

释义:不通时宜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  

7、倡而不和  chàng ér bù hè

释义: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8、傲骨嶙嶙  ào gǔ lín lín

释义: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9、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释义: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0、冰清水冷  bīng qīng shuǐ lěng

释义:冰清水冷  指冷冷清清。

出处:《何典》第四回:“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闹弗清楚,到也不甚觉着。及至断了七,出过棺材,诸事停当,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11、号寒啼饥  háo hán tí jī

释义:号寒啼饥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12、各行各业  gè háng gè yè

释义: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出处: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13、寒冬腊月  hán dōng là yuè

释义: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 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14、寸草不生  cùn cǎo bù shēng

释义: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15、待理不理  dài lǐ bù lǐ

释义: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16、待答不理  dài dā bù lǐ

释义:待答不理  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

出处:冰心《南归》:“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不知船停在哪里,也许是没有到罢!’”  

17、挨饿受冻  ái è shòu dòng

释义:挨饿受冻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18、断壁残垣  duàn bì cán yuán

释义:断壁残垣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出处:《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19、断壁颓垣  duàn bì tuí yuán

释义:断壁颓垣  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20、方头不劣  fāng tóu bù liè

释义:方头不劣  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21、春寒料峭  chūn hán liào qiào

释义: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22、毫不关心  háo bù guān xīn

释义:毫不关心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23、沉静寡言  chén jìng guǎ yán

释义:沉静寡言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24、淡然置之  dàn rán zhì zhī

释义:淡然置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5、环堵萧然  huán dǔ xiāo rán

释义:环堵萧然  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出处:《晋书 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26、疮痍满目  chuāng yí mǎn mù

释义:疮痍满目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破凄凉的景象。比喻遭破坏的程度极为严重。也作“满目疮痍”。

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和鹞》:“征鼙聒耳乡音杳,疮痍满目亲人少。”  

27、百业萧条  bǎi yè xiāo tiáo

释义:百业萧条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贪污遍地,特务横行,捐税繁重,物价高涨,经济破产,百业萧条,征兵征粮,怨声载道。”  

28、百年之后  bǎi nián zhī hòu

释义:百年之后  人的寿命少有超过百岁的;故以百岁为死的代称。死的讳称。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俺女儿百年之后,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去他张家坟里埋?”  

29、荒无人烟  huāng wú rén yān

释义:荒无人烟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30、衡门深巷  héng mén shēn xiàng

释义:衡门深巷  衡门;将木头横放作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简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31、败井颓垣  bài jǐng tuí yuán

释义: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出处:鲁迅《集外集 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32、风雨交加  fēng yǔ jiāo jiā

释义:风雨交加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33、风雨凄凄  fēng yǔ qī qī

释义:风雨凄凄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34、风雨萧条  fēng yǔ xiāo tiáo

释义:风雨萧条  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出处: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访遗踪于女峡,风雨萧条,征往事于姑泉,弦歌响亮。”  

35、饥冻交切  jī dòng jiāo qiē

释义:饥冻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36、饥寒交切  jī hán jiāo qiē

释义:饥寒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37、鸡犬不闻  jī quǎn bù wén

释义: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38、冰雪严寒  bīng xuě yán hán

释义:冰雪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出处:吴伯箫《菜园小记》"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39、傍观冷眼  bàng guān lěng yǎn

释义:傍观冷眼  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出处:《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40、寒风侵肌  hán fēng qīn jī

释义:寒风侵肌  形容天气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