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的四字词语(34个)(关于提高效率的成语)

提升效率的四字词语(34个)(关于提高效率的成语)

提升效率的四字词语(关于提高效率的成语)(34个))

提升效率的四字词语(关于提高效率的成语):不牧之地,不知天高地厚,不败之地,呱呱坠地,呼天唤地,哀兵必胜,哀天叫地,哀感天地,哀鸿遍地,嚎天动地,地上天宫,地旷人稀,埋天怨地,天高地厚,必操胜券,必由之地,必由之路,愧悔无地,揭地掀天,擂天倒地,昏天黑地,棘地荆天,理所必然,留有余地,立地书厨,立足之地,荆天棘地,落地生根,跼天蹐地,踣地呼天,蹐地跼天,达地知根,顶天立地,骂天咒地。

1、不牧之地  bù mù zhī dì

释义:不牧之地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2、不知天高地厚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释义:不知天高地厚  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3、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释义:不败之地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4、呱呱坠地  gū gū zhuì dì

释义:呱呱坠地  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

出处: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尔呱呱坠地,无几月,即生父见背。”  

5、呼天唤地  hū tiān huàn dì

释义:呼天唤地  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6、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释义: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7、哀天叫地  āi tiān jiào dì

释义: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8、哀感天地  āi gǎn tiān dì

释义:哀感天地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9、哀鸿遍地  āi hóng biàn dì

释义:哀鸿遍地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10、嚎天动地  háo tiān dòng dì

释义:嚎天动地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11、地上天宫  dì shàng tiān gōng

释义:地上天宫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出处: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12、地旷人稀  dì kuàng rén xī

释义:地旷人稀  旷:空旷;稀:稀少。地方大,人烟稀少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13、埋天怨地  mán tiān yuàn dì

释义:埋天怨地  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对什么都抱怨

出处: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每日在吾庙里,埋天怨地。”  

14、天高地厚  tiān gāo dì hòu

释义:天高地厚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15、必操胜券  bì cāo shèng quàn

释义:必操胜券  操:持;拿;券:凭证;胜券:指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敬仲世家》:“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16、必由之地  bì yóu zhī dì

释义:必由之地  必:一定;由: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地方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17、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释义: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18、愧悔无地  kuì huǐ wú dì

释义:愧悔无地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姑娘,你问到这里,我安骥诚惶诚恐,愧悔无地。”  

19、揭地掀天  jiē dì xiān tiān

释义:揭地掀天  指翻天覆地

出处:清 蒋涟《序》:“公乃以一身支柱其间,扶危定倾,使揭地掀天之日,为苞桑磐石之安。”  

20、擂天倒地  léi tiān dǎo dì

释义:擂天倒地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21、昏天黑地  hūn tiān hēi dì

释义:昏天黑地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22、棘地荆天  jí dì jīng tiān

释义:棘地荆天  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出处:清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23、理所必然  lǐ suǒ bì rán

释义:理所必然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出处:《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24、留有余地  liú yǒu yú dì

释义:留有余地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余地。”  

25、立地书厨  lì dì shū chú

释义: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宋史 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26、立足之地  lì zú zhī dì

释义:立足之地  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27、荆天棘地  jīng tiān jí dì

释义:荆天棘地  荆、棘:带刺的灌木。天地间到处是荆棘。比喻处境艰险;障碍重重。

出处:清 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28、落地生根  luò dì shēng gēn

释义:落地生根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出处:《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29、跼天蹐地  jú tiān jí dì

释义:跼天蹐地  跼: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30、踣地呼天  bó dì hū tiān

释义:踣地呼天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31、蹐地跼天  jí dì jú tiān

释义:蹐地跼天  形容戒慎小心

出处:《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32、达地知根  dá dì zhī gēn

释义:达地知根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33、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34、骂天咒地  mà tiān zhòu dì

释义:骂天咒地  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

出处:贾平凹《妊娠》第二章:“后村里纷纷传说谁家老祖宗的墓被盗了,骂天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