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nan开头的四字成语(28个)(以na开头的成语)

以nan开头的四字成语(28个)(以na开头的成语)

以nan开头的四字成语(以na开头的成语)(28个))

以nan开头的四字成语(以na开头的成语):三言两语,儿女英雄,惹事生非,拿三搬四,拿云捉月,拿云握雾,拿云攫石,拿刀动杖,拿定主意,拿手好戏,拿班作势,拿班做势,拿粗挟细,拿糖作醋,拿腔作势,拿腔作调,拿腔做势,拿贼拿赃,拿风跃云,欢喜冤家,纳屦踵决,纳新吐故,纳谏如流,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这山望着那山高,高耸入云,拿粗夹细。

1、三言两语  sān yán liǎng yǔ

释义:三言两语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姐妹论思》:“有三言两语,寄也无因。”  

2、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3、惹事生非  rě shì shēng fēi

释义: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4、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

释义:拿三搬四  比喻不服从调派。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5、拿云捉月  ná yún zhuō yuè

释义:拿云捉月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就说出拿云捉月的手段,便就三言两语耸动冯吉。”  

6、拿云握雾  ná yún wò wù

释义:拿云握雾  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

出处: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7、拿云攫石  ná yún jué shí

释义:拿云攫石  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出处: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8、拿刀动杖  ná dāo dòng zhàng

释义:拿刀动杖  泛指动武。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9、拿定主意  ná dìng zhǔ yì

释义:拿定主意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10、拿手好戏  ná shǒu hǎo xì

释义:拿手好戏  拿手:擅长。原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后用来形容最擅长的本领。

出处:茅盾《子夜》十七:“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好叫人们起恐慌。”  

11、拿班作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  

12、拿班做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做势  装模作样,摆架子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5回:“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  

13、拿粗挟细  ná cū xié xì

释义:拿粗挟细  比喻惹事生非;挑剔冒犯

出处: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  

14、拿糖作醋  ná táng zuò cù

释义:拿糖作醋  摆架子,装腔作势。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  

15、拿腔作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16、拿腔作调  ná qiāng zuò diào

释义:拿腔作调  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冠先生拿腔作调的说:‘请太太不要发脾气!’说罢,戴起帽子,懒洋洋的走出去。”  

17、拿腔做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不免拿腔做势,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  

18、拿贼拿赃  ná zéi ná zāng

释义:拿贼拿赃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19、拿风跃云  ná fēng yuè yún

释义:拿风跃云  拿:握持。比喻气概雄杰俊伟

出处: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20、欢喜冤家  huān xǐ yuān jiā

释义:欢喜冤家  指似怨恨而实相爱的恋人或夫妻

出处:元 乔吉《水仙子 赠朱翠英》:“五百年欢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  

21、纳屦踵决  nà jù zhǒng jué

释义:纳屦踵决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22、纳新吐故  nà xīn tǔ gù

释义:纳新吐故  吸入新鲜的吐出陈旧的

出处: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吕岩》:“熊经鸟伸,纳新吐故,无七情以夺魂魄。”  

23、纳谏如流  nà jiàn rú liú

释义:纳谏如流  虚心听取谏议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纳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24、装模作样  zhuāng mó zuò yàng

释义:装模作样  故意装样子作姿态。形容做作;不自然。

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也不问别来无恙,放下一张饭床,上面都没摆当,冷酒冷汤,着咱如何近傍,百般装模作样。”  

25、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释义:装腔作势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26、这山望着那山高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释义:这山望着那山高  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出处:明·李开先《词谑》引刘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山望着那山高。”  

27、高耸入云  gāo sǒng rù yún

释义:高耸入云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28、拿粗夹细  ná cū jiā xì

释义:拿粗夹细  比喻惹事生非。

出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夹细踏尾的但风闻,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