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吉祥的成语(37个)(形容鸡年的成语褒义词)

鸡年吉祥的成语(37个)(形容鸡年的成语褒义词)

鸡年吉祥的成语(形容鸡年的成语褒义词)(37个))

鸡年吉祥的成语(形容鸡年的成语褒义词):偷鸡不着蚀把米,发奋图强,发奋有为,只鸡斗酒,吉人天相,吉祥如意,呆似木鸡,大吉大利,寒来暑往,平安无事,建功立业,春去冬来,有志之士,炙鸡渍酒,牝鸡司晨,精忠报国,能文能武,自强不息,自暴自弃,苟且偷安,菱角磨作鸡头,金鸡消息,金鸡独立,闻鸡起舞,鸡口牛后,鸡毛蒜皮,鸡犬不惊,鸡犬不闻,鸡犬升天,鸡犬桑麻,鸡犬皆仙,鸡胸龟背,鸡鸣候旦,鸡鸣犬吠,鸡鹜相争,栋梁之才,文才武略。

1、偷鸡不着蚀把米  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释义: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2、发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奋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发奋有为  fā fèn yǒu wéi

释义:发奋有为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  

4、只鸡斗酒  zhī jī dǒu jiǔ

释义:只鸡斗酒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5、吉人天相  jí rén tiān xiàng

释义:吉人天相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出处:元 无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着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  

6、吉祥如意  jí xiáng rú yì

释义:吉祥如意  祥:祥瑞。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7、呆似木鸡  dāi sì mù jī

释义:呆似木鸡  见“呆若木鸡”。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8、大吉大利  dà jí dà lì

释义:大吉大利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出处: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9、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

释义:寒来暑往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出处:《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0、平安无事  píng ān wú shì

释义:平安无事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11、建功立业  jiàn gōng lì yè

释义:建功立业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出处: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12、春去冬来  chūn qù dōng lái

释义: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13、有志之士  yǒu zhì zhī shì

释义:有志之士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出处: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14、炙鸡渍酒  zhì jī zì jiǔ

释义:炙鸡渍酒  《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出处:《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15、牝鸡司晨  pìn jī sī chén

释义:牝鸡司晨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出处:《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16、精忠报国  jīng zhōng bào guó

释义:精忠报国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17、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18、自强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释义: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自暴自弃  zì bào zì qì

释义:自暴自弃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0、苟且偷安  gǒu qiě tōu ān

释义:苟且偷安  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出处: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21、菱角磨作鸡头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

释义:菱角磨作鸡头  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出处:宋·陆游《书斋壁》诗:“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自注:“俗谓困折多者谓菱角磨作鸡头。”  

22、金鸡消息  jīn jī xiāo xī

释义:金鸡消息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出处:《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  

23、金鸡独立  jīn jī dú lì

释义:金鸡独立  中国武术的一种姿式。像公鸡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式。也泛指用一只脚站立。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24、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5、鸡口牛后  jī kǒu niú hòu

释义: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26、鸡毛蒜皮  jī máo suàn pí

释义:鸡毛蒜皮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27、鸡犬不惊  jī quǎn bù jīng

释义:鸡犬不惊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出处: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28、鸡犬不闻  jī quǎn bù wén

释义: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29、鸡犬升天  jī quǎn shēng tiān

释义:鸡犬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30、鸡犬桑麻  jī quǎn sāng má

释义:鸡犬桑麻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31、鸡犬皆仙  jī quǎn jiē xiān

释义:鸡犬皆仙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32、鸡胸龟背  jī xiōng guī bèi

释义: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33、鸡鸣候旦  jī míng hòu dàn

释义:鸡鸣候旦  见“鸡鸣戒旦”。

出处: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34、鸡鸣犬吠  jī míng quǎn fèi

释义:鸡鸣犬吠  见“鸡鸣狗吠”。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35、鸡鹜相争  jī wù xiāng zhēng

释义:鸡鹜相争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36、栋梁之才  dòng liáng zhī cái

释义:栋梁之才  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37、文才武略  wén cái wǔ lüè

释义:文才武略  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