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相符的近义词(19个)(形容完全相符的成语)

完全相符的近义词(19个)(形容完全相符的成语)

完全相符的近义词(形容完全相符的成语)(19个))

完全相符的近义词(形容完全相符的成语):一式一样,一模一样,一模二样,一毫不差,不差累黍,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谋而同,叠矩重规,同符合契,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异口同声,殊途同归,毫发不爽,毫无二致,重规迭矩,丝毫不差,迭矩重规。

1、一式一样  yī shì yī yàng

释义:一式一样  完全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2、一模一样  yī mú yī yàng

释义:一模一样  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  

3、一模二样  yī mó èr yàng

释义: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又或有将金银珠宝首饰来解的,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数,便一模二样,暗地里打造来换了。”  

4、一毫不差  yī háo bù chà

释义: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  

5、不差累黍  bù chā lěi shǔ

释义: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6、不约而同  bù yuē ér tóng

释义:不约而同  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7、不谋而合  bù móu ér hé

释义:不谋而合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8、不谋而同  bù móu ér tóng

释义:不谋而同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出处: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9、叠矩重规  dié jǔ chóng guī

释义:叠矩重规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出处:《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10、同符合契  tóng fú hé qì

释义: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11、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同小异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12、如出一辙  rú chū yī zhé

释义:如出一辙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13、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异口同声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14、殊途同归  shū tú tóng guī

释义:殊途同归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15、毫发不爽  háo fà bù shuǎng

释义:毫发不爽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出处: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16、毫无二致  háo wú èr zhì

释义:毫无二致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17、重规迭矩  chóng guī dié jǔ

释义:重规迭矩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18、丝毫不差  sī háo bù chà

释义:丝毫不差  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出处:《资治通鉴·陈纪·长城公下至德二年》:"于是以阳惠朗为太市令,暨慧景为尚书金、仓都令史,二人家本小吏,考校簿领,纤毫不差;然皆不达大体,督责苛碎,聚敛无厌,士民嗟怨。"  

19、迭矩重规  dié jǔ chóng guī

释义:迭矩重规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出处:《三国志·蜀书·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