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兔子样子的成语(40个)(形容兔子样子的成语。)

描写兔子样子的成语(40个)(形容兔子样子的成语。)

描写兔子样子的成语(形容兔子样子的成语。)(40个))

描写兔子样子的成语(形容兔子样子的成语。):不劳而获,东兔西乌,两败俱伤,兔丝燕麦,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尽狗烹,兔起凫举,动如脱兔,势若脱兔,南箕北斗,同归于尽,固执成见,墨守成规,守株待兔,待兔守株,得兔忘蹄,得鱼忘荃,扑朔迷离,杀身之祸,活蹦乱跳,犬兔俱毙,狐兔之悲,狐死兔泣,狡兔三窟,狮子搏兔,狼奔兔脱,白兔赤乌,聪明伶俐,获兔烹狗,见兔放鹰,见兔顾犬,迷离扑朔,错综复杂,长颈鸟喙,高枕而卧,龟毛兔角,金乌玉兔,兔头麞脑,目兔顾犬,兔死凫举。

1、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不劳而获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2、东兔西乌  dōng tù xī wū

释义: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出处: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3、两败俱伤  liǎng bài jù shāng

释义:两败俱伤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出处: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4、兔丝燕麦  tù sī yàn mài

释义:兔丝燕麦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出处:《魏书 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5、兔子不吃窝边草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释义:兔子不吃窝边草  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6、兔尽狗烹  tù jìn gǒu pēng

释义:兔尽狗烹  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7、兔起凫举  tǔ qǐ fú jǔ

释义:兔起凫举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8、动如脱兔  dòng rú tuō tù

释义: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9、势若脱兔  shì ruò tuō tù

释义:势若脱兔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出处: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10、南箕北斗  nán jī běi dǒu

释义:南箕北斗  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出处:《诗经 小雅 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11、同归于尽  tóng guī yú jìn

释义:同归于尽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12、固执成见  gù zhí chéng jiàn

释义:固执成见  见“固执己见”。

出处: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13、墨守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

释义: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14、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释义: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15、待兔守株  dài tù shǒu zhū

释义: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出处:宋·张君房《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  

16、得兔忘蹄  dé tù wàng tí

释义: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出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17、得鱼忘荃  dé yú wàng quán

释义:得鱼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18、扑朔迷离  pū shuò mí lí

释义:扑朔迷离  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9、杀身之祸  shā shēn zhī huò

释义:杀身之祸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20、活蹦乱跳  huó bèng luàn tiào

释义: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

出处: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21、犬兔俱毙  quān tù jǜ bì

释义:犬兔俱毙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22、狐兔之悲  hú tù zhī bēi

释义:狐兔之悲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23、狐死兔泣  hú sǐ tù qì

释义:狐死兔泣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 叛臣传下 李全传下》:“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愿将军垂盼。”  

24、狡兔三窟  jiǎo tù sān kū

释义:狡兔三窟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25、狮子搏兔  shī zǐ bó tù

释义:狮子搏兔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出处: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26、狼奔兔脱  láng bēn tù tuō

释义:狼奔兔脱  形容仓皇逃窜。

出处:《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27、白兔赤乌  bái tù chì wū

释义:白兔赤乌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出处:唐 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28、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29、获兔烹狗  huò tù pēng gǒu

释义:获兔烹狗  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出处: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30、见兔放鹰  jiàn tù fàng yīng

释义:见兔放鹰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31、见兔顾犬  jiàn tù gù quǎn

释义:见兔顾犬  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32、迷离扑朔  mí lí pū shuò

释义:迷离扑朔  迷离:眼睛半闭半睁的样子;扑朔:脚乱蹬乱动。原指分辨不清雌雄、男女。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3、错综复杂  cuò zōng fù zá

释义:错综复杂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34、长颈鸟喙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释义:长颈鸟喙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35、高枕而卧  gāo zhěn ér wò

释义:高枕而卧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36、龟毛兔角  guī máo tù jiǎo

释义:龟毛兔角  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六卷:“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37、金乌玉兔  jīn wū yù tù

释义:金乌玉兔  金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玉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借指时光。

出处:唐·韩琮《春愁》:"金乌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  

38、兔头麞脑  tù tóu suō nǎo

释义:兔头麞脑  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39、目兔顾犬  mù tù gù quǎn

释义:目兔顾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出处: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40、兔死凫举  tǔ sǐ fú jǔ

释义:兔死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 之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