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的四字词语(37个)(用来形容德育的成语)

关于德育的四字词语(37个)(用来形容德育的成语)

关于德育的四字词语(用来形容德育的成语)(37个))

关于德育的四字词语(用来形容德育的成语):凌云壮志,不耻下问,专心一志,专心致志,中庸之道,修身养性,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刚正不阿,助人为乐,只争朝夕,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威风凛凛,孜孜不倦,学以致用,忠贞不渝,执法如山,朝气蓬勃,正人君子,清正廉洁,爱人以德,自始至终,自知之明,蒸蒸日上,谦虚谨慎,超绝非凡,足智多谋,铁面无私,闻鸡起舞,风行草偃,高风亮节,遵纪守法,一身正气,抱德炀和,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知书达理。

1、凌云壮志  ling yun zhuang zhi

2、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3、专心一志  zhuān xīn yī zhì

释义: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4、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5、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释义:中庸之道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6、修身养性  xiū shēn yǎng xìng

释义:修身养性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7、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8、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释义: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9、刚正不阿  g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刚正不阿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10、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助人为乐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11、只争朝夕  zhǐ zhēng zhāo xī

释义:只争朝夕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2、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释义:大义凛然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13、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4、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释义: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5、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6、学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ng

释义: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17、忠贞不渝  zhōng zhēn bù yú

释义:忠贞不渝  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忠:忠诚;贞:有操守;坚定;渝:改变。

出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18、执法如山  zhí fǎ rú shān

释义:执法如山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19、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释义:朝气蓬勃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20、正人君子  zhèng rén jūn zǐ

释义: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21、清正廉洁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释义:清正廉洁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22、爱人以德  ài rén yǐ dé

释义: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23、自始至终  zì shǐ zhì zhōng

释义:自始至终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出处:《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24、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释义:自知之明  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25、蒸蒸日上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释义:蒸蒸日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26、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27、超绝非凡  chāo jué fēi fán

释义:超绝非凡  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或超过常人

28、足智多谋  zú zhì duō móu

释义:足智多谋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29、铁面无私  tiě miàn wú sī

释义: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30、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1、风行草偃  fēng xíng cǎo yǎn

释义:风行草偃  行:过;吹过;偃:卧倒;倒伏。风吹过来;草就倒伏。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下级一律绝对服从。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2、高风亮节  gāo fēng liàng jié

释义:高风亮节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33、遵纪守法  zun ji shou fa

释义: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34、一身正气  yi shen zheng qi

释义:一身正气  比喻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35、抱德炀和  bào dé yáng hé

释义:抱德炀和  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 指行仁政,搞团结。

出处:《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36、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释义: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強从事的意思。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留着我中甚么用!也不过像俗语说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罢了!就是拼性命去干,现在的事也是弄不好的。"  

37、知书达理  zhī shū dá lǐ

释义:知书达理  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