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博学的四字成语(28个)(形容博学4字成语)

很博学的四字成语(28个)(形容博学4字成语)

很博学的四字成语(形容博学4字成语)(28个))

很博学的四字成语(形容博学4字成语):不拘细行,出口成章,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学多识,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博物君子,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学富五车,学老于年,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宿学旧儒,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满腹经纶,读书破万卷,谈天论地,通才练识,通材达识,青藜学士,高才博学,高才大学,高才硕学,文献之家。

1、不拘细行  bù jū xì xíng

释义:不拘细行  犹不拘小节。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2、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3、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博古通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4、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博学多识  bó xué duō shí

释义:博学多识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6、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7、博学洽闻  bó xué qià wén

释义:博学洽闻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晋书 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8、博物君子  bó wù jūn zǐ

释义:博物君子  指博学多识的人。

出处:《史记 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后汉书 周荣传》:“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集》之策,无所不览。”  

9、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10、天文地理  tiān wén dì lǐ

释义:天文地理  泛指知识、学问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某乃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理,善会阴阳,识得六甲风云,辨别三光气色,九流三教,无所不通。”  

11、学富五车  xué fù wǔ chē

释义:学富五车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2、学老于年  xué lǎo yú nián

释义:学老于年  指青年人的博学。

出处:《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13、学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释义: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14、学贯中西  xué guàn zhōng xī

释义: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15、宿学旧儒  sù xué jiù rú

释义:宿学旧儒  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出处:宋 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16、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7、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18、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19、满腹经纶  mǎn fù jīng lún

释义: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20、读书破万卷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释义: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引申为尽;通;卷: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而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谈天论地  tán tiān lùn dì

释义:谈天论地  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出处: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  

22、通才练识  tōng cái liàn shí

释义:通才练识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出处: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23、通材达识  tōng cái dá shí

释义:通材达识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24、青藜学士  qīng lí xué shì

释义:青藜学士  指博学之士。

出处:《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25、高才博学  gāo cái bó xué

释义:高才博学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出处:《周书·宣帝纪》:“八日,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明经行修者为孝廉,上卅、上郡岁一人,下卅、下郡三岁一人。”  

26、高才大学  gāo cái dà xué

释义: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27、高才硕学  gāo cái shuò xué

释义:高才硕学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出处:唐·李纲《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方今新定天下,开太平之业,起义功臣,行赏未遍;高才硕学,犹滞草莱。”  

28、文献之家  wén xiàn zhī jiā

释义:文献之家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