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低调 成语(29个)(形容谦虚低调的成语)

谦虚低调 成语(29个)(形容谦虚低调的成语)

谦虚低调 成语(形容谦虚低调的成语)(29个))

谦虚低调 成语(形容谦虚低调的成语):不辞辛劳,圭角不露,不亢不卑,不卑不亢,不敢告劳,不矜不伐,不露圭角,不露锋芒,不骄不躁,以礼相待,刍荛之见,功成不居,勤勤恳恳,和蔼可亲,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尺寸可取,平易近人,恭恭敬敬,戒骄戒躁,朝闻夕改,洗耳恭听,深藏若虚,益谦亏盈,礼贤下士,移樽就教,虚怀若谷,谦虚谨慎,采及葑菲。

1、不辞辛劳  bù cí xīn láo

释义:不辞辛劳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2、圭角不露  guī jiǎo bù lù

释义:圭角不露  圭角:圭之锋芒有棱角。指深沉不露锋芒。

出处:《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  

3、不亢不卑  bù kàng bù bēi

释义: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4、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5、不敢告劳  bù gǎn gào láo

释义:不敢告劳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出处:《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6、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释义:不矜不伐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出处:《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7、不露圭角  bù lù guī jiǎo

释义:不露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郑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8、不露锋芒  bù lù fēng máng

释义:不露锋芒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9、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释义: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10、以礼相待  yǐ lǐ xiāng dài

释义:以礼相待  礼:仪礼;应有的礼节;待:对待;接待。用应有的礼节来对待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  

11、刍荛之见  chú ráo zhī jiàn

释义:刍荛之见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12、功成不居  gōng chéng bù jū

释义:功成不居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13、勤勤恳恳  qín qín kěn kěn

释义:勤勤恳恳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14、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5、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大巧若拙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6、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释义: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7、尺寸可取  chǐ cùn kě qǔ

释义:尺寸可取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18、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9、恭恭敬敬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释义:恭恭敬敬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20、戒骄戒躁  jiè jiāo jiè zào

释义:戒骄戒躁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21、朝闻夕改  zhāo wén xī gǎi

释义:朝闻夕改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出处:《晋书 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22、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释义: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23、深藏若虚  shēn cáng ruò xū

释义:深藏若虚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4、益谦亏盈  yì qiān kuī yíng

释义:益谦亏盈  犹谦受益,满招损。

出处:《清史稿 柴潮生传》:“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风,益谦亏盈,检身之至理。”  

25、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释义:礼贤下士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出处:《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26、移樽就教  yí zūn jiù jiào

释义:移樽就教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27、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虚怀若谷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8、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29、采及葑菲  cǎi jí fēng fēi

释义:采及葑菲  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