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字带气的成语(40个)(第四个字是气的成语)

第四个字带气的成语(40个)(第四个字是气的成语)

第四个字带气的成语(第四个字是气的成语)(40个))

第四个字带气的成语(第四个字是气的成语):乳声乳气,穷老尽气,东来紫气,丰城剑气,串通一气,伸眉吐气,使心别气,使性傍气,使酒仗气,傻里傻气,分形同气,和蔼可亲,哀声叹气,唉声叹气,回肠结气,回肠荡气,好声好气,娇声娇气,尸居余气,屏声息气,平心静气,弄性尚气,怪声怪气,怯声怯气,恶声恶气,敛声屏气,敛容息气,春风和气,林下风气,沆瀣一气,沉心静气,浩然之气,灰心丧气,矜才使气,穷年尽气,粗心浮气,避其锐气,酒色财气,韶光淑气,负才尚气。

1、乳声乳气  rǔ shēng rǔ qì

释义:乳声乳气  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2、穷老尽气  qióng lǎo jìn qì

释义:穷老尽气  一直到了很大年纪,用尽了一生气力。形容一个人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某种学业之上。

出处: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志陆文通先生墓表》:"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  

3、东来紫气  dōng lái zǐ qì

释义:东来紫气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4、丰城剑气  fēng chéng jiàn qì

释义:丰城剑气  丰城:古地名。比喻有宝剑的地方

出处:《晋书·张华传》:“宝剑之精,上彻于天。”  

5、串通一气  chuàn tōng yī qì

释义:串通一气  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6、伸眉吐气  shēn méi tǔ qì

释义:伸眉吐气  伸:伸展;吐气:吐出怨气。伸展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出处: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对后有何指挥曲折,幸一见报。士人于被吕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7、使心别气  shǐ xīn bié qì

释义:使心别气  发脾气。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12回:“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别气。”  

8、使性傍气  shǐ xìng bàng qì

释义:使性傍气  见“使性谤气”。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下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傍气,嘴舌先生。”  

9、使酒仗气  shǐ jiǔ zhàng qì

释义:使酒仗气  使:放任;仗:凭借,倚仗。指任性发酒疯

出处:《南史·沈庆之传》:“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酒仗气,无所推下。”  

10、傻里傻气  shǎ lǐ shǎ qì

释义:傻里傻气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又蠢又笨,打铁不成,当鞋匠也不成。”  

11、分形同气  fēn xíng tóng qì

释义:分形同气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12、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3、哀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释义:哀声叹气  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14、唉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释义:唉声叹气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15、回肠结气  huí cháng jié qì

释义:回肠结气  回:回转。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其词凄丽妍约,情不自胜,令人诵之回肠结气,几欲掩过纳兰容若。”  

16、回肠荡气  huí cháng dàng qì

释义:回肠荡气  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耐人寻味。

出处:清 龚自珍《夜坐》:“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17、好声好气  hǎo shēng hǎo qì

释义:好声好气  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18、娇声娇气  jiāo shēng jiāo qì

释义:娇声娇气  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出处: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  

19、尸居余气  shī jū yú qì

释义:尸居余气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出处:《晋书 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20、屏声息气  bǐng shēng xī qì

释义: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21、平心静气  píng xīn jìng qì

释义:平心静气  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出处: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22、弄性尚气  nòng xìng shàng qì

释义:弄性尚气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  

23、怪声怪气  guài shēng guài qì

释义:怪声怪气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出处:鲁迅《二心集 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24、怯声怯气  qiè shēng qiè qì

释义:怯声怯气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25、恶声恶气  è shēng è qì

释义:恶声恶气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26、敛声屏气  liǎn shēng bǐng qì

释义:敛声屏气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27、敛容息气  liǎn róng xī qì

释义:敛容息气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息:停止。正容屏气,形容神情严肃庄重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3回:“面上尚微有笑容,及至到公堂,他才敛容息气。”  

28、春风和气  chūn fēng hé qì

释义:春风和气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得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29、林下风气  lín xià fēng qì

释义:林下风气  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30、沆瀣一气  hàng xiè yī qì

释义:沆瀣一气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31、沉心静气  chén xīn jìng qì

释义:沉心静气  “沉”同“沉”。犹言心平气和。

出处: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32、浩然之气  hào rán zhī qì

释义:浩然之气  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3、灰心丧气  huī xīn sàng qì

释义:灰心丧气  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出处:明 吕坤《呻吟语 下 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34、矜才使气  jīn cái shǐ qì

释义:矜才使气  矜:自夸;自负;使气:意气用事。以才华自负;意气用事;盛气凌人。

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黄雅林》:“先生学问渊博,矜才使气,医卜艺术之书,无不周览。”  

35、穷年尽气  qióng nián jìn qì

释义:穷年尽气  穷:尽。竭尽毕生的力量

出处:清·高阜《序》:“予将穷年尽气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  

36、粗心浮气  cū xīn fú qì

释义:粗心浮气  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宋 陆九渊《祭吕伯恭文》:“比年以来,日觉少异,更尝差多观省,加细追维,曩昔粗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  

37、避其锐气  bì qí ruì qì

释义:避其锐气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38、酒色财气  jiǔ sè cái qì

释义:酒色财气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39、韶光淑气  sháo guāng shū qì

释义:韶光淑气  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40、负才尚气  fù cái shàng qì

释义:负才尚气  才:才能;气:意气。自恃有才能,纵任意气。

出处:唐·孙元晏《咏史诗·宋·袁粲》:"负才尚气满朝知,高卧闲吟见客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