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五打一成语(34个)(三和五的成语有哪些)

三和五打一成语(34个)(三和五的成语有哪些)

三和五打一成语(三和五的成语有哪些)(34个))

三和五打一成语(三和五的成语有哪些):三三五五,三下五除二,三五成群,三令五申,三坟五典,三山五岳,三年五载,三心二意,三智五猜,三江五湖,三汤五割,三牲五鼎,三番五次,三皇五帝,三纲五常,三老五更,三贞五烈,五大三粗,五申三令,五短三粗,五花八门,咸五登三,形单影只,成群结队,捱三顶五,攒三聚五,攒三集五,连三接五,连三跨五,隔三差五,风流云散,三风五气,三尸五鬼,三荤五厌。

1、三三五五  sān sān wǔ wǔ

释义:三三五五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出处: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2、三下五除二  sān xià wǔ chú èr

释义:三下五除二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3、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释义:三五成群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4、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释义:三令五申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5、三坟五典  sān fén wǔ diǎn

释义:三坟五典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6、三山五岳  sān shān wǔ yuè

释义:三山五岳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出处: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7、三年五载  sān nián wǔ zǎi

释义:三年五载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8、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释义: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9、三智五猜  sān zhì wǔ cāi

释义:三智五猜  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10、三江五湖  sān jiāng wǔ hú

释义: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11、三汤五割  sān tāng wǔ gē

释义:三汤五割  见“三汤两割”。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0回:“众人祭毕,陈敬济下来还礼,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  

12、三牲五鼎  sān shēng wǔ dǐng

释义:三牲五鼎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13、三番五次  sān fān wǔ cì

释义:三番五次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14、三皇五帝  sān huáng wǔ dì

释义:三皇五帝  我们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15、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释义:三纲五常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16、三老五更  sān lǎo wǔ gēng

释义:三老五更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17、三贞五烈  sān zhēn wǔ liè

释义:三贞五烈  见“三贞九烈”。

出处: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贞五烈,这不是太……”  

18、五大三粗  wǔ dà sān cū

释义: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出处: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19、五申三令  wǔ shēn sān lìng

释义: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出处: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渐乖训抚之宜。”  

20、五短三粗  wǔ duǎn sān cū

释义:五短三粗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21、五花八门  wǔ huā bā mén

释义: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22、咸五登三  xián wǔ dēng sān

释义:咸五登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23、形单影只  xíng dān yǐng zhī

释义:形单影只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形:身体;单:孤单;影:身影;只:指单独。

出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24、成群结队  chéng qún jié duì

释义:成群结队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25、捱三顶五  āi sān dǐng wǔ

释义: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26、攒三聚五  cuán sān jù wǔ

释义:攒三聚五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27、攒三集五  zǎn sān jí wǔ

释义:攒三集五  见“攒三聚五”。

出处: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28、连三接五  lián sān jiē wǔ

释义:连三接五  同“连三接二”。

出处: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29、连三跨五  lián sān kuà wǔ

释义:连三跨五  形容动作迅速。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30、隔三差五  gé sān chà wǔ

释义:隔三差五  比喻时常发生

出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31、风流云散  fēng liú yún sà

释义:风流云散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出处: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32、三风五气  sān fēng wǔ qì

释义:三风五气  三风: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五气:官气、暮气、阔气、傲气、娇气。指一些工作人员的作风和习气。

33、三尸五鬼  sān shī wǔ guǐ

释义:三尸五鬼  比喻奸佞之臣。

34、三荤五厌  sān hūn wǔ yàn

释义:三荤五厌  泛指荤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