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坏有好的成语(40个)(形容有坏处的成语)

形容有坏有好的成语(40个)(形容有坏处的成语)

形容有坏有好的成语(形容有坏处的成语)(40个))

形容有坏有好的成语(形容有坏处的成语):莫余毒也,两面三刀,人多势众,从井救人,伐性之斧,全身远害,全身远祸,切中时弊,切中时病,利害得失,卑鄙无耻,口蜜腹剑,各有利弊,害群之马,摧兰折玉,播糠眯目,残民害物,毒手尊拳,潜身远祸,甘井先竭,白璧微瑕,百般刁难,百般折磨,目空一切,美中不足,草芥人命,草菅人命,莫予毒也,蠹国害民,蠹国殃民,蠹国残民,蠹国病民,蠹国耗民,蠹政害民,蠹政病民,豺狼虎豹,金戈铁马,金无足赤,风吹雨打,害忠隐贤。

1、莫余毒也  mò yú dú yě

释义: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2、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3、人多势众  rén duō shì zhòn

释义:人多势众  人多势力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  

4、从井救人  cóng jǐng jiù rén

释义: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5、伐性之斧  fá xìng zhī fǔ

释义:伐性之斧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6、全身远害  quán shēn yuǎn hài

释义:全身远害  远:离。保全生命,远离灾害、危害之地。亦作“远害全身”、“全身远祸”、“潜身远祸”。

出处:《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7、全身远祸  quán shēn yuǎn huò

释义:全身远祸  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8、切中时弊  qiè zhòng shí bì

释义:切中时弊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弊病。刚好击中现时的弊病;比喻批评时事能击中要害。

出处:宋 苏舜钦《诣匦疏 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  

9、切中时病  qiè zhòng shí bìng

释义:切中时病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出处: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 王彦光》:“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  

10、利害得失  lì hài dé shī

释义: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11、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2、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3、各有利弊  gè yǒu lì bì

释义:各有利弊  各:各自;弊:害处。指事物的作用有好处也有坏处

出处:刘少奇《论党内斗争》:“这些办法,这些道路,对我们当时情况又各有利弊。”  

14、害群之马  hài qún zhī mǎ

释义:害群之马  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出处: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15、摧兰折玉  cuī lán zhé yù

释义: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16、播糠眯目  bō kāng mǐ mù

释义: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17、残民害物  cán mín hài wù

释义:残民害物  残:伤害。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出处: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18、毒手尊拳  dú shǒu zūn quán

释义:毒手尊拳  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

出处:《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19、潜身远祸  qián shēn yuǎn huò

释义:潜身远祸  潜:深藏。隐藏起来远避祸害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再让她就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她又是女孩儿家,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  

20、甘井先竭  gān jǐng xiān jié

释义:甘井先竭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出处:《庄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21、白璧微瑕  bái bì wēi xiá

释义:白璧微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22、百般刁难  bǎi bān diāo nàn

释义:百般刁难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出处: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23、百般折磨  bǎi bān zhé mó

释义:百般折磨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24、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释义:目空一切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25、美中不足  měi zhōng bù zú

释义:美中不足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26、草芥人命  cǎo jiè rén mìng

释义:草芥人命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出处: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27、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mìng

释义: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28、莫予毒也  mò yú dú yě

释义:莫予毒也  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29、蠹国害民  dù guó hài mín

释义:蠹国害民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30、蠹国殃民  dù guó yāng mín

释义:蠹国殃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明史 方从哲传》:“代营榷税,蠹国殃民。”  

31、蠹国残民  dù guó cán mín

释义:蠹国残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宋 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32、蠹国病民  dù guó bìng mín

释义:蠹国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因思一时富贵权势之人,生长纨绮中……非惟不知稼穑之艰难,流于奢淫以蠹国病民,抑又不知世间温饱安逸之正味为不少。”  

33、蠹国耗民  dù guó hào mín

释义:蠹国耗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一》:“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  

34、蠹政害民  dù zhèng hài mín

释义:蠹政害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周书 晋荡公护传》:“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诸子贪残,僚属纵逸,恃护威势,莫不蠹政害民。”  

35、蠹政病民  dù zhèng bìng mín

释义:蠹政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36、豺狼虎豹  chái láng hǔ bào

释义: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37、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释义:金戈铁马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8、金无足赤  jīn wú zú chì

释义:金无足赤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出处:宋 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39、风吹雨打  fēng chuī yǔ dǎ

释义:风吹雨打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出处: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40、害忠隐贤  hài zhōng yǐn xián

释义:害忠隐贤  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春蠢政病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