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齐俗的意思|一化齐俗是什么意思

一化齐俗的意思|一化齐俗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yī huā qí sú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结构类型】:  

abcd

【繁体字形】:  

一化齊俗

一化齐俗意思

解释:

统一教化,整齐风俗。

出处:

三国·魏·嵇康《管蔡论》:"成王大悟,周公显复,一化齐俗,义以断恩。"

一化齐俗成语接龙

一化齐俗俗之所排排忧解难难作于易易若转圈圈牢养物物稀为贵贵戚权门门户开放放虎归山山林钟鼎鼎鼎大名更多

成语一化齐俗相关性推荐

什么化什么什么的成语(什么化什么神的成语)第三个字齐的成语大全(第三个字是齐的成语)

成语一化齐俗单字解释

读音:yī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一丁不识百里挑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丘之貉化读音:huàhuā

化huàhuā

[huà]
1.变化;使变化:~脓。~名。~装。顽固不~。泥古不~。~整为零。~悲痛为力量。

2.感化:教~。潜移默~。

3.熔化;融化;溶化:~冻。~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了。糖放到水里就~了。

4.消化;消除:~食。~痰止咳。食古不~。

5.烧化:焚~。火~。

6.(僧道)死:坐~。羽~。

7.指化学:理~。~工。~肥。

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美~。恶~。电气~。机械~。水利~。

9.姓。

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缘。~斋。~了些米面来。

[huā]
同“花2”。


功参造化染化而迁橘化爲枳遣狱之化齐读音:qíjìzīzhāi

齐qíjìzīzhāi

[qí]
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全;完全:~全。人到~了。

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jì]
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zī]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zhāi]
1.同“斋”。

2.斋戒:~三日而后行。

3.庄敬:~庄。~严。


编户齐民齐说齐闻齐心涤虑鲁缟齐纨俗读音:sú

俗sú

1.风俗:习~。移风易~。

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成。通~。

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气。

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还~。


澡熨故俗俗耳针砭俗之所排清旷超俗

与一化齐俗相关的成语

一丁不识一丁点儿一不作,二不休一不做,二不休一不扭众一世之雄一世龙门一丘一壑一丘之貉一丝一毫一丝不乱一丝不挂一丝不紊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一丝不苟一丝两气一丝半粟一个半个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串骊珠一丸泥封函谷关一举一动一举万里

与一化齐俗相关的歇后语

一嘴吞下仨馒头一嘴吞了个鞋帮子一只手遮脸一只手吹笛一只螃蟹八只脚一只喇叭一把号一只筷子吃藕一只筷子吃面一只脚踩在门槛上一丈厚的烧饼一丈高的房子,丈八长的菩萨一张嘴巴两张皮一张纸画了三个鼻子一张鱼网千只眼一张麦筛子一月穿三十双鞋一窑烧的缸钵一窝老鼠不嫌臊

一化齐俗其他相关

yi开头的成语hua开头的成语qi开头的成语su开头的成语带一的成语带化的成语带齐的成语带俗的成语带一的组词带化的组词带齐的组词带俗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