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开头成语大全集(40个)(认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认字开头成语大全集(40个)(认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认字开头成语大全集(认字开头的成语接龙)(40个))

认字开头成语大全集(认字开头的成语接龙):识时知务,乐不可支,人定胜天,光采夺目,出生入死,别有洞天,天伦之乐,天外有天,山穷水尽,方枘圆凿,气吞山河,河倾月落,登山涉水,目中无人,美中不足,落落大方,覆地翻天,认祖归宗,认贼为子,识二五而不知十,识变从宜,识多才广,识字知书,识微见几,识微见远,识才尊贤,识文断字,识文谈字,识时务者为俊杰,识时达务,识时达变,识时通变,识明智审,识涂老马,识礼知书,识途老马,谋事在人,谋听计行,角立杰出,识知无字。

1、识时知务  shí shí zhī wù

释义:识时知务  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出处:明·李贽《焚书·李中丞奏议序》:"孰谓洛阳车少通达国体,识时知务如此哉。"  

2、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释义:乐不可支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3、人定胜天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释义:人定胜天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宋 刘过《龙川集 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4、光采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释义:光采夺目  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玉台翠树,光采夺目。”  

5、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6、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释义:别有洞天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7、天伦之乐  tiān lún zhī lè

释义:天伦之乐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8、天外有天  tiān wài yǒu tiān

释义:天外有天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出处:《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9、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释义:山穷水尽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10、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

释义:方枘圆凿  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11、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释义: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12、河倾月落  hé qīng yuè luò

释义:河倾月落  表示夜将尽。

出处:元·陈樵《月放过赋》:“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13、登山涉水  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14、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释义:目中无人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15、美中不足  měi zhōng bù zú

释义:美中不足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16、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释义: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17、覆地翻天  fù dì fān tiān

释义:覆地翻天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18、认祖归宗  rèn zǔ guī zōng

释义:认祖归宗  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19、认贼为子  rèn zéi wéi zǐ

释义:认贼为子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出处:《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20、识二五而不知十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释义:识二五而不知十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21、识变从宜  shí biàn cóng yí

释义:识变从宜  谓认识事物的变化,灵活地处理问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  

22、识多才广  shí duō cái guǎng

释义:识多才广  识:知识,见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他是晋国勋臣,识多才广。”  

23、识字知书  shí zì zhī shū

释义: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出处: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24、识微见几  shí wēi jiàn jǐ

释义:识微见几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出处:《宋史·常安民传》:“惟识微见几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25、识微见远  shí wēi jiàn yuǎn

释义:识微见远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  

26、识才尊贤  shí cái zūn xián

释义:识才尊贤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出处: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27、识文断字  shí wén duàn zì

释义: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28、识文谈字  shí wén tán zì

释义:识文谈字  见“识文断字”。

出处: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个识文谈字的人。”  

29、识时务者为俊杰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释义: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30、识时达务  shí shí dá wù

释义:识时达务  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分儿,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  

31、识时达变  shí shí dá biàn

释义:识时达变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汉儿字圣旨》:“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时达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  

32、识时通变  shí shí tōng biàn

释义:识时通变  见“识时达变”。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时通变。”  

33、识明智审  shí míng zhì shěn

释义:识明智审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出处:宋·张琰《序》:“且夫识明智审,则虑事精而信道焉。”  

34、识涂老马  shí tú lǎo mǎ

释义:识涂老马  见“识途老马”。

出处: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35、识礼知书  shí lǐ zhī shū

释义:识礼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36、识途老马  shí tú lǎo mǎ

释义:识途老马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37、谋事在人  móu shì zài rén

释义:谋事在人  谋:谋划;安排。计划安排事情是属于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38、谋听计行  móu tīng jì xíng

释义:谋听计行  犹言言听计从。

出处:宋·王令《读》:“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倾就其说而谋听计行。”  

39、角立杰出  jiǎo lì jié chū

释义:角立杰出  指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出处:《后汉书·徐穉传》:"至于穉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面角立杰出。"  

40、识知无字  shí zhī wú zì

释义:识知无字  指幼儿识字。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