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恨到极致的成语(40个)(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的成语)

痛恨到极致的成语(40个)(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的成语)

痛恨到极致的成语(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的成语)(40个))

痛恨到极致的成语(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的成语):令人发指,令人痛心,切齿咬牙,切齿拊心,切齿痛心,势不两立,发上指冠,坏人坏事,天怒人怨,嫉贪如雠,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恨之入骨,恨之切骨,恨入心髓,恨如头醋,恫心疾首,愤世嫉恶,愤世嫉邪,愤时嫉俗,敌忾同仇,敌王所忾,深恶痛疾,深恶痛绝,爱憎分明,疾之如仇,疾之若仇,疾恶如风,疾首痛心,疾首蹙頞,疾首蹙额,老鼠过街,誓不两立,过街老鼠,过门不入,痛心切齿,切齿嚼牙,气愤填膺,节齿咬牙,求民病利。

1、令人发指  lìng rén fà zhǐ

释义:令人发指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出处: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2、令人痛心  lìng rén tòng xīn

释义:令人痛心  指让人悲愤痛恨

出处: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我们这些负责的同志还有不少的歪风,给予工作的损害也是令人痛心的。”  

3、切齿咬牙  qiè chǐ yǎo yá

释义:切齿咬牙  切齿:咬紧牙关,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4、切齿拊心  qiē chǐ fǔ xīn

释义:切齿拊心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5、切齿痛心  qiè chǐ tòng xīn

释义:切齿痛心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6、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势不两立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7、发上指冠  fā shàng zhǐ guàn

释义: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8、坏人坏事  huài rén huài shì

释义:坏人坏事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9、天怒人怨  tiān nù rén yuàn

释义:天怒人怨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10、嫉贪如雠  jí tān rú chóu

释义:嫉贪如雠  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九卷:“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嫉贪如仇。”  

11、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释义:怒不可遏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12、怒目切齿  nù mù qiè chǐ

释义:怒目切齿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愤恨之极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

出处:晋 刘伶《酒德颂》:“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13、恨之入骨  hèn zhī rù gǔ

释义:恨之入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14、恨之切骨  hèn zhī qiē gǔ

释义:恨之切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15、恨入心髓  hèn rù xīn suǐ

释义:恨入心髓  恨:怨恨。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西北水田》:“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  

16、恨如头醋  hèn rú tóu cù

释义: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这些人都恨如头醋。”  

17、恫心疾首  tōng xīn jí shǒu

释义:恫心疾首  恫:疼痛。形容极端仇恨

出处:《新唐书·萧锐传》:“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  

18、愤世嫉恶  fèn shì jí è

释义:愤世嫉恶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世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19、愤世嫉邪  fèn shì jí xié

释义:愤世嫉邪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20、愤时嫉俗  fèn shí jí sú

释义:愤时嫉俗  愤:愤恨,不满;嫉:憎恶,仇恨;俗:世俗。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清·朱彝尊《王礼部诗序》:“十余年来,所交之士皆幽忧失志之士,诵其歌诗,往往愤时嫉俗,多离骚变雅之体。”  

21、敌忾同仇  dí kài tóng chóu

释义:敌忾同仇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诗经 秦风 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22、敌王所忾  dí wáng suǒ kài

释义:敌王所忾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出处:《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  

23、深恶痛疾  shēn wù tòng jí

释义:深恶痛疾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4、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g jué

释义:深恶痛绝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5、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释义: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26、疾之如仇  jí zhī rú chóu

释义:疾之如仇  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出处:《晋书·秦秀传》:“秀性忌谗佞,疾之如仇。”  

27、疾之若仇  jí zhī ruò chóu

释义:疾之若仇  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出处:《晋书·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28、疾恶如风  jí è rú fēng

释义:疾恶如风  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

出处:《后汉书 陈蕃传》:“震(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29、疾首痛心  jí shǒu tòng xīn

释义:疾首痛心  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 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30、疾首蹙頞  jí shǒu cù é

释义:疾首蹙頞  疾首:头痛;蹙:皱。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31、疾首蹙额  jí shǒu cù é

释义:疾首蹙额  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32、老鼠过街  lǎo shǔ guò jiē

释义:老鼠过街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33、誓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誓不两立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34、过街老鼠  guò jiē lǎo shǔ

释义:过街老鼠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兽畜》:“《慎子》:‘一兔过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过街老鼠语,似承此而讹。”  

35、过门不入  guò mén bù rù

释义: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36、痛心切齿  tòng xīn qiè chǐ

释义:痛心切齿  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  

37、切齿嚼牙  qiè chǐ jiáo yá

释义:切齿嚼牙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  

38、气愤填膺  qì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气愤填膺  膺: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亦作“愤气填膺”、“愤气填胸”、“激愤填膺”。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筑垒清野,秣马训兵,愤气填胸,誓雪国耻。"《旧唐书·文宗纪下》:"我每思贞观开元之时,观今日之事,往往愤气填膺耳。  

39、节齿咬牙  qiè chǐ yǎo yá

释义:节齿咬牙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40、求民病利  qiú mín bìng lì

释义:求民病利  病:病苦,痛恨。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形容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