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纪律的词语(26个)(形容纪律好的成语)

形容有纪律的词语(26个)(形容纪律好的成语)

形容有纪律的词语(形容纪律好的成语)(26个))

形容有纪律的词语(形容纪律好的成语):三令五申,严于律己,乌合之众,乌集之众,令行禁止,坏法乱纪,安分守己,平安无事,廉洁奉公,弁髦法纪,放任自流,放纵不拘,放纵不羁,放荡不羁,放荡驰纵,放诞任气,瓦合之卒,百纵千随,目无法纪,纲纪废弛,规行矩步,败法乱纪,违法乱纪,鸡犬不惊,鸡犬无惊,放纵驰荡。

1、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释义:三令五申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2、严于律己  yán yú lǜ jǐ

释义:严于律己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3、乌合之众  wū hé zhī zhòng

释义: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出处: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4、乌集之众  wū jí zhī zhòng

释义:乌集之众  犹言乌合之众。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5、令行禁止  lìng xíng jìn zhǐ

释义:令行禁止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出处:《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6、坏法乱纪  huài fǎ luàn jì

释义: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7、安分守己  ān fèn shǒu jǐ

释义:安分守己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出处: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8、平安无事  píng ān wú shì

释义:平安无事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9、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释义:廉洁奉公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10、弁髦法纪  biàn máo fǎ jì

释义:弁髦法纪  弁:黑布帽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弁髦:蔑视,抛弃。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设立筹安会事务所,传布种种印刷物,实属弁髦法纪,罪不容诛。”  

11、放任自流  fàng rèn zì liú

释义:放任自流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放飞fànɡ…fēifēi飞

出处: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12、放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释义:放纵不拘  见“放纵不羁”。

出处:《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13、放纵不羁  fàng zòng bù jī

释义:放纵不羁  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出处:《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14、放荡不羁  fàng dàng bù jī

释义:放荡不羁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出处:晋 王隐《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15、放荡驰纵  fàng dàng chí zòng

释义:放荡驰纵  驰:乱跑。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驰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  

16、放诞任气  fàng dàn rèn qì

释义:放诞任气  放诞:行为放肆,语言荒唐;任气:放纵意气。比喻言行放纵、任性,不守规矩

出处:《南齐书·檀超传》:“超少好文学,放诞任气。”  

17、瓦合之卒  wǎ hé zhī zú

释义:瓦合之卒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

出处:《汉书·郦食其传》:“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18、百纵千随  bǎi zòng qiān suí

释义:百纵千随  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纵千随。“  

19、目无法纪  mù wú fǎ jì

释义:目无法纪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出处:巴金《家》:“今天要检查日货,明天又捉商人游街,简直目无法纪。”  

20、纲纪废弛  gāng jì fèi chí

释义:纲纪废弛  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21、规行矩步  guī xíng jǔ bù

释义:规行矩步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出处:《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22、败法乱纪  bài fǎ luàn jì

释义:败法乱纪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23、违法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释义:违法乱纪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出处: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24、鸡犬不惊  jī quǎn bù jīng

释义:鸡犬不惊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出处: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25、鸡犬无惊  jī quǎn wú jīng

释义:鸡犬无惊  见“鸡犬不惊”。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鸡犬无惊,百姓大悦。”  

26、放纵驰荡  fàng zòng chí dàng

释义:放纵驰荡  放纵:无拘束。驰:乱跑。荡:游荡。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纵驰荡,任情恣性,最不喜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