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蓄势待发的成语(16个)(成语形容蓄势待发)

关于蓄势待发的成语(16个)(成语形容蓄势待发)

关于蓄势待发的成语(成语形容蓄势待发)(16个))

关于蓄势待发的成语(成语形容蓄势待发):曲为之防,一触即发,一鼓而下,严阵以待,以备不虞,以防万一,俱收并蓄,养精蓄锐,志枭逆虏,戒备森严,整装待发,未雨绸缪,枕戈待旦,牛溲马勃,败鼓之皮,蓄势待发。

1、曲为之防  qū wéi zhī fáng

释义:曲为之防  形容周密而详审的防备。

出处:《汉书·礼乐志》:"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2、一触即发  yī chù jí fā

释义:一触即发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3、一鼓而下  yī gǔ ér xià

释义:一鼓而下  一次击鼓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  

4、严阵以待  yán zhèn yǐ dài

释义:严阵以待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5、以备不虞  yǐ bèi bù yú

释义:以备不虞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先做好准备,以防没有料到的事发生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浚池》:“旱年蓄水以资灌溉,水年藏水以备不虞,深者养鱼为利,浅者种荷为利。”  

6、以防万一  yǐ fáng wàn yī

释义:以防万一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7、俱收并蓄  jù shōu bìng xù

释义:俱收并蓄  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8、养精蓄锐  yǎng jīng xù ruì

释义:养精蓄锐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9、志枭逆虏  zhì xiāo nì lǔ

释义:志枭逆虏  袅:悬头示众,引申为消灭;逆虏:敌人。指立志消灭敌人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0、戒备森严  jiè bèi sēn yán

释义:戒备森严  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出处:《国语 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11、整装待发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释义:整装待发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  

12、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未雨绸缪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3、枕戈待旦  zhěn gē dài dàn

释义: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出处:《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4、牛溲马勃  niú sōu mǎ bó

释义:牛溲马勃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15、败鼓之皮  bài gǔ zhī pí

释义: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16、蓄势待发  xu shi dai fa

释义:蓄势待发  蓄:积聚,储存。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我哥哥无意中提到了当时蓄势待发的海湾战争时,郭卫星忽然地来了劲儿,开始掉他的书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