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哗啦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21个)(形容声音的成语如哗啦哗啦)

哗啦哗啦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21个)(形容声音的成语如哗啦哗啦)

哗啦哗啦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形容声音的成语如哗啦哗啦)(21个))

哗啦哗啦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形容声音的成语如哗啦哗啦):格支格支,格吧格吧,一声不响,下车伊始,叽叽喳喳,叽里咕噜,吞吞吐吐,没完没了,淅淅沥沥,滔滔不绝,滴滴答答,珠落玉盘,稀里哗啦,自言自语,铜墙铁壁,此时无声胜有声,嘈嘈切切,嘻嘻呵呵,铁达铁达,瘪煞瘪煞,喳喳嘁嘁。

1、格支格支  gē zhī gē zhī

释义:格支格支  象声词。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眉间尺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他轻轻地叱了几声,最初还有些效验,后来是简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径自咬。”

2、格吧格吧  gé bɑ gé bɑ

释义:格吧格吧  象声词。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金树旺 和 石得富 拿了印板,往两面仓窑的粮堆上打印。然后四个人分两头格吧格吧上插板。”

3、一声不响  yī shēng bù xiǎng

释义:一声不响  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声不响的闪了进来,像猫儿戏蝶一般,擒擒纵纵地把自己搏弄。”  

4、下车伊始  xià chē yī shǐ

释义:下车伊始  下车:旧指新官刚到任。伊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刚到一个地方。

出处:《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  

5、叽叽喳喳  jī jī zhā zhā

释义:叽叽喳喳  语音杂乱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  

6、叽里咕噜  jī lǐ gū lū

释义:叽里咕噜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7、吞吞吐吐  tūn tūn tǔ tǔ

释义: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8、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9、淅淅沥沥  xī xī lì lì

释义:淅淅沥沥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10、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1、滴滴答答  dī dī dā dā

释义:滴滴答答  重复的滴滴声或一连串轻快的声音或拍打

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19回:“由早上到下午三四点钟,兀自滴滴答答的在檐瓦上流着下来。”  

12、珠落玉盘  zhū luò yù pán

释义:珠落玉盘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3、稀里哗啦  xī lǐ huā lā

释义:稀里哗啦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  

14、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释义:自言自语  言、语:说。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里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15、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释义:铜墙铁壁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16、此时无声胜有声  cǐ shí wú shēng shèng yǒu shēng

释义:此时无声胜有声  胜:超过。原指没有声音时比有声音更能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愁恨。引申指人的模范行为比言谈口号影响更大。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7、嘈嘈切切  cáo cáo qiē qiē

释义:嘈嘈切切  (1).象声词。形容重浊与轻细的乐器声错杂喧响。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

18、嘻嘻呵呵  xī xī hē hē

释义:嘻嘻呵呵  嬉笑欢乐的样子。《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赤龙子 ﹞去年来到这里,同大家伙儿嘻嘻呵呵的乱説,也是上山回来在这里吃午饭。”

19、铁达铁达  tiě dá tiě dá

释义:铁达铁达  象声词。 茅盾 《子夜》十五:“恰好看见 莫干丞 披一件布衫,拖了一双踏倒后跟的旧鞋子,铁达铁达跑过来。”亦作“ 铁搭铁搭 ”。 叶圣陶 《绿衣》:“他不顾我的失望,只是铁搭铁搭地赶他无穷的路程。”

20、瘪煞瘪煞  biě shà biě shà

释义:瘪煞瘪煞  犹言忽闪忽闪。《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此时又叫他出立凭据,他便两眼瘪煞瘪煞的,顶住了 刁迈彭 ,一声不响。”

21、喳喳嘁嘁  zhā zhā qī qī

释义:喳喳嘁嘁  形容细碎的声音。 朱自清 《记游》五:“落叶堆了满路,我们踏着:‘喳喳嘁嘁’的声音。” 冰心 《我的邻居》:“楼下的声音,却是隐约上腾,半夜总听见喳喳嘁嘁的,‘如哭如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