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和睦相处的成语(14个)(指长期不和睦的成语)

形容不和睦相处的成语(14个)(指长期不和睦的成语)

形容不和睦相处的成语(指长期不和睦的成语)(14个))

形容不和睦相处的成语(指长期不和睦的成语):兵戎相见,冷眼相待,反唇相讥,反目成仇,同室操戈,同床异梦,心怀鬼胎,格格不入,相煎何急,老死不相往来,话不投机,话不投机半句多,面和心不和,水火不容。

1、兵戎相见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释义: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2、冷眼相待  lěng yǎn xiāng dài

释义:冷眼相待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  

3、反唇相讥  fǎn chún xiāng jī

释义:反唇相讥  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引申为顶嘴。讥:讽刺、挖苦、嘲笑。反过嘴来讥讽对方。

出处: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误增不字义》:“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  

4、反目成仇  fǎn mù chéng chóu

释义:反目成仇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5、同室操戈  tóng shì cāo gē

释义: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6、同床异梦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释义:同床异梦  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出处: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7、心怀鬼胎  xīn huái guǐ tāi

释义:心怀鬼胎  心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坏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8、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

释义: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9、相煎何急  xiāng jiān hé jí

释义:相煎何急  煎:煮;何:多么;急:紧迫。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1、话不投机  huà bù tóu jī

释义:话不投机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12、话不投机半句多  huà bù tóu jī bàn jù duō

释义:话不投机半句多  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6回:“这日大家畅饮,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知不觉,喝了个酩酊大醉。”  

13、面和心不和  miàn hé xīn bù hé

释义:面和心不和  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不和,将领既不熟悉,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14、水火不容  shuǐ huǒ bù róng

释义:水火不容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