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核怎么种(杨梅栽培技术要点)

杨梅核怎么种(杨梅栽培技术要点)

杨梅为我国南方特产果树,在国内仅在长江流域以南有分布。国外仅少数国家有引种,且多作观赏或药用。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杨梅生产及其加工制品,很有可为。

一、育苗

杨梅可用实生法、压条法和嫁接法育苗,以后者为好,,现简介如下。

(一)砧苗培育

各地均选用杨梅作砧木。培育实生砧苗的种子一般从生长健壮的实生成年树上采收。因实生树的种子较小(每公斤2000粒),发芽率较高(40%~70%),栽培品种中的大果型品种其种子大(每公斤800~1300粒),发芽率低(10%~20%)。由于种子发芽率与核仁的充实度成正相关,故采种前先检查核仁的充实情况,选核仁饱满的单株并待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果。果实采收后堆置3~5天,待果肉腐烂、洗净并浮去不实粒后,稍晾干即播。堆置果实应避免日光直射,堆高不超过20厘米,以免高温引致种胚坏死。也可将种子连晒数天后沙藏,待冬或春播。沙藏时要防鼠害。播种地宜选排水良好、质地疏松的砂质红、黄壤,施足基肥后撒播或条播,用木板将种子压入土后,覆以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覆草以防土表板结。注意防鼠、鸟害。当苗高6~10厘米时,即行移植。以后注意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当砧苗粗达1厘米左右时,可供嫁接,或先定植后待干粗达3厘米以上时才嫁接。

(二)嫁接及嫁接苗培育

杨梅嫁接时期因地区而不同,广东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浙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嫁接方法依砧木大小而定,粗1厘米左右的小砧用切接或皮下接,大砧用劈接、嵌接或腹接。也可行根接。

接穗一般随采随嫁接。从盛果期优良的雌株或雄株上选取2~3年生、直径0.5厘米以上充实枝条为接穗,但广东潮阳选取去年生春梢的中段为接穗。接穗剪取后应去叶保湿备用。

生长势旺的杨梅砧木伤流旺盛,影响嫁接成活率,应设法减慢伤流:①在嫁接口下5~6厘米处行二轮交叉的环割,但每环留约30%不割;②嫁接后从砧木两侧切断主根及部分侧根;③掘接断根,即掘起砧木进行嫁接;④砧木留1枝条以蒸发水分;⑤提早15天或更早剪断砧木。嫁接后20~30天接穗萌发嫩梢,要选留强壮的2~3条,其余除去,并及时防治新梢病虫害,除去砧木上的萌藁。此外,还须注意施肥、中耕除草及排灌水,必要时搭棚遮荫。

二、建园种植

(一)开垦建园

杨梅栽培过去--般较粗放,往往不经开垦整地就挖穴栽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管理。为使杨梅能早结丰产优质,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栽培管理,应选择没有或少风害的地方建园,并依山地的坡度开梯田或等高撩壕或等高栽植。植前应开挖大植沟或大植穴,压绿改土和施足基肥后才种植。杨梅忌地性强,不宜连作。

(二)植期及规格

杨梅以春植为宜,在春芽萌发前或春梢停止生长后均可。在福建北部多在2月下旬发芽前栽植;在广东,2~5月均有栽植。栽植规格各地不同,一般为株距4米,行距5米,每公顷约495株。

杨梅雌雄异株,故种植时须注意配植雄株作授粉树。因雄株花粉多,一般配植1%~2%雄植即可。

三、树冠管理

(一)整形修剪

杨梅放任自然生长也易成整齐的圆头形树冠,且分枝均为顶芽及其下数芽抽发,枝梢不易过密,故一般不行细致修剪。但树形常偏高,不便管理,需通过定干和拉枝等控制树的高度。一般干高45~60厘米,其上着生4~5条生长强壮、分布均匀、间距适当的主枝。对过长的主枝宜及时摘心或短截,并疏除过密枝或弱枝,促进主枝生长以形成坚固骨架,使从属分明,长势均衡,并拉枝开张主枝角度达70度。

成年树于春梢萌发前及秋梢后剪去枯枝、病虫枝、纤弱枝、交叉枝,短截或疏删徒长枝。主干及主枝上萌发的无用萌蘖应全部及时抹除。杨梅以粗壮、10~15厘米的中果枝结果最为良好,10厘米以下的短果枝结果也好,故修剪时要保留健壮的中、短果枝。

当植株衰老、产量明显下降时,要进行更新修剪。因杨梅的隐芽寿命长,故易更新复壮。可依树势衰退程度进行:①局部更新。即部分侧枝或个别主枝衰弱枯萎,可将衰弱、枯萎的主枝或侧枝重截,促发新枝,对余下的枝条分2~3年更新,使每年仍有一定产量,树势恢复快。②主枝更新。即衰老较严重,树冠上部空虛,分枝少且纤弱,中下部发生多量萌蘖枝,可将新梢上部的主枝、骨千枝全部截去,并疏除部分新梢,一般2~3年可形成新的树冠。③主干更新。整个树冠已衰败但主干仍可利用,则将主干上部锯去,促使主干中下部隐芽萌发新枝,经3~4年后形成新的树冠。要注意在嫁接口上部截干更新。

杨梅老树更新同样需配合更新根群,深翻熟化土壤和增施有机质肥,大枝伤口要略倾斜并削平滑,以防积水腐烂,保护新梢使其正常生长。更新时间可在气温尚高、雨水尚多的8~9月进行,太迟抽发的新梢不易安全越冬。春梢萌发前的2~3月也为适期,因贮藏养分多,年内可抽发3次梢,伤口愈合好,树冠恢复快。夏季进行易因伤流过多而影响发新梢。

(二)疏果

杨梅以中果枝及短果枝结果为主,这两类枝除顶芽为叶芽外,其余为花芽,若任其结果往往过量,果小质劣,易形成大小年结果。为促使年年丰产和保证果实质量,宜进行疏果。疏果时间一般在生理落果后果实迅速肥大前,广东潮阳在4月下旬,浙江余杭在5月下旬。疏果的标准依品种、树势而定,浙江余杭对大果型品种大炭梅疏果的标准是6条结果枝留3条,每枝留2个果。此外,树冠上部少留,下部多留,促发夏梢形成来年结果枝。

四、土壤管理

(一)土壤耕作及培土

幼年杨梅园可间种茶叶或绿肥或其他短期作物。成年杨梅园过去实行天然生草法,对土壤进行耕锄。但因杨梅有菌根,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故雨后宜浅耕,秋梢停止生长后中耕除草,冬季全园深耕,并每年或隔年培土1次,厚7~10厘米。

(二)施肥

杨梅由于具有菌根,在较瘦瘠地栽植生长尚好,也有一定产量,故过去一般产区除施草木灰、火烧土外,不重视施肥,造成产量低,大小年结果明显。生产实践及试验证明:对杨梅施肥能丰产稳产优质。增施钾肥可使果实糖分增加,色泽艳丽,且较耐贮运,并能明显地增加菌根数,对生长及结果均有利。在花芽分化前增施氮肥,对花芽的分化和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磷除可提高座果率和提高品质外,对促进根系和菌根的发生效果显著。

施肥时期主要有两次:春梢萌发前及采果后。前者促进春梢萌发、开花和结果良好;后者促发夏梢并使春、夏梢生长健壮,成为良好的结果枝。此外,在幼果发育期增施1.次速效肥壮果壮春梢,在9月花芽分化期增施1次速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施肥量依树大小和结果情况而定,但目前还未有试验成果作依据,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施肥试验,以求得到合理的施肥方案。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杨梅癌肿病

杨梅癌肿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2~3年生枝干。

发病初期病部发生乳白色突起,以后逐渐增大成肿瘤,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褐色至黑褐色,扁圆形,1条枝上1至数瘤。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后,气温达15°C左右时肿瘤开始膨大,在25°C和梅雨情况下膨大快,高温干旱季节肿瘤生长慢。

防治方法:除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外,应增施钾肥,刮除病部并涂抹杀菌剂。

2.杨梅褐斑病

杨梅褐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针头状紫红色斑点,以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红褐色,周边褐色或灰褐色,后期病斑中央密生灰黑色细小粒点,病斑连成斑块,干枯脱落,严重时落叶。粘重土壤发病重。

防治方法:除加强栽培管理使树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外,要搞好清园和修剪,减少浸染源,新梢期喷布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二)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1.松毛虫

松毛虫危害多种林木,也危害杨梅。初孵幼虫群集新梢食害嫩叶,1周后又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松毛虫1年发生1代,约于4月上旬孵化幼虫,5月上中旬于叶片上结茧成蛹。

防治方法:①初孵幼虫应及时捕杀,或用90%敌百虫1000~13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300倍液喷杀。②成虫趋光性强,也可灯光诱杀。

2.避债虫

避债虫主要危害新梢叶片。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次年4月化蛹,5月上旬羽化成虫,雌虫产卵于护囊内,5月下旬孵化幼虫,将咬碎的叶片连缀一起做成新护囊,开始食害。

防治方法:幼虫期用敌百虫或敌敌畏喷杀。

3.卷叶蛾

卷叶蛾幼虫危害叶片,在新梢嫩叶上吐丝裹叶,幼虫卷于当中食害叶肉,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发现危害可喷布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4000倍液。

六、采收

杨梅果实成熟期依地区、品种不同而有先后,一般广东、福建较早,江苏、浙江较迟。在广东,早熟品种的红蜡杨梅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广州郊区),白蜡杨梅5月中旬至5月下旬成熟(广州郊区),早水杨梅4月下旬成熟(连山),乌酥杨梅6月上旬至6月中旬成熟(潮阳),大乌梅6月中旬至6月下旬成熟(连山)。由于杨梅无果皮,肉柔软多汁,且适逢高温多湿的夏季,成熟果极易腐烂和落果,故采收应及时,先熟先采,轻采轻放轻运;采果篮宜浅宜小,盛2~3公斤即可,底部及四周垫以荷叶、树叶。采前剪平指甲,采时带洁净胶手套,以3指握果柄,果实悬于手心中,连柄采下。

采收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否则水分多,易腐烂,品质也差。作鲜果的,可傍晚采收,晚上运输,次晨上市。总之,作为鲜果供应,要足熟,轻采轻放轻运,小包装,快运夜运,以保证高质量的商品果供应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