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安全的成语(39个)(形容不安全的成语)
关于不安全的成语(形容不安全的成语)(39个))
关于不安全的成语(形容不安全的成语):乳间股脚,人人自危,冯谖三窟,刀山火海,千钧一发,危如朝露,去危就安,反复无常,四面受敌,四面楚歌,固若金汤,孤立无援,安室利处,岌岌可危,平静无事,弹尽粮绝,当风秉烛,挥汗成雨,提心吊胆,旦夕之危,汗流浃背,沉李浮瓜,流金铄石,火伞高张,烁石流金,热火朝天,计出万全,谨慎小心,道而不径,金石之计,间不容发,阽危之域,难以预料,皎阳似火,大汗淋漓,焦金烁石,人马平安,得荫忘身,七月流火。1、乳间股脚 rǔ jiān gǔ jiǎo
释义:乳间股脚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出处:《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2、人人自危 rén rén zì wēi
释义:人人自危 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3、冯谖三窟 féng xuān sān kū
释义:冯谖三窟 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出处: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4、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释义:刀山火海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5、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à
释义:千钧一发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6、危如朝露 wēi rú zhāo lù
释义:危如朝露 危险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就会消失。比喻处境极危险。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延年益寿乎。”
7、去危就安 qù wēi jiù ān
释义:去危就安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8、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释义: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9、四面受敌 sì miàn shòu dí
释义:四面受敌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10、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四面楚歌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1、固若金汤 gù ruò jīn tāng
释义:固若金汤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12、孤立无援 gū lì wú yuán
释义:孤立无援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13、安室利处 ān shì lì chù
释义: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14、岌岌可危 jí jí kě wēi
释义:岌岌可危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15、平静无事 píng jìng wú shì
释义:平静无事 形容非常安全,没有事情发生
出处: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16、弹尽粮绝 dàn jìn liáng jué
释义:弹尽粮绝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出处: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17、当风秉烛 dāng fēng bǐng zhú
释义:当风秉烛 秉:举着。迎着风举着蜡烛。比喻身陷危险境地。
出处: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18、挥汗成雨 huī hàn chéng yǔ
释义: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19、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释义:提心吊胆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20、旦夕之危 dàn xī zhī wěi
释义:旦夕之危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21、汗流浃背 hàn liú jiā bèi
释义:汗流浃背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22、沉李浮瓜 chén lǐ fú guā
释义:沉李浮瓜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23、流金铄石 liú jīn shuò shí
释义: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24、火伞高张 huǒ sǎn gāo zhāng
释义: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25、烁石流金 shuò shí liú jīn
释义:烁石流金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出处: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26、热火朝天 rè huǒ cháo tiān
释义:热火朝天 火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27、计出万全 jì chū wàn quán
释义:计出万全 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出处: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28、谨慎小心 jǐn shèn xiǎo xīn
释义:谨慎小心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29、道而不径 dào ér bù jìng
释义:道而不径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出处:《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30、金石之计 jīn shí zhī jì
释义:金石之计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出处: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31、间不容发 jiàn bù róng fà
释义: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32、阽危之域 diàn wēi zhī yù
释义:阽危之域 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
出处: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人于阽危之域,跻俗于仁寿之地。”
33、难以预料 nán yǐ yù liào
释义:难以预料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34、皎阳似火 jiǎo yáng shì huǒ
释义: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35、大汗淋漓 dà hàn lín lí
释义:大汗淋漓 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36、焦金烁石 jiāo jīn shuò shí
释义:焦金烁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37、人马平安 rén mǎ píng ān
释义:人马平安 人和马都安全。比喻旅途顺利。
出处: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我若是到荆樊,则原得人马平安,稳情取峥嵘现眼。"
38、得荫忘身 dé yīn wàng shēn
释义:得荫忘身 荫:遮蔽。原指蝉得到荫凉的地方遮蔽就忘了自身的安全。比喻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患。
出处:《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
39、七月流火 qī yuè liú huǒ
释义:七月流火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