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火的意思|无明火是什么意思
wú míng hu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贬义成语
【结构类型】: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繁体字形】:無明火
【英文翻译】:No open fire
无明火意思
解释:
无明:佛教中指“痴”或“愚昧”。指怒火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听了这句话,那把无明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住,掿两斧抢上前,一斧一个,劈下头来。”
语法:
无明火作宾语、定语;用于口
示例: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5卷:“心头一把无明火,高三千丈,按捺不下。”
无明火成语接龙
无明火火引冰薪薪传有自自利利他他山之攻攻疾防患患生所忽忽冷忽热热热乎乎更多无明火成语造句
1、赵十刀愣了一下,顿时无明火起,一把揪住卓心的僧袍,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2、一个挑衅意味十足的动作就把蓝星激怒了,老头子没给自己银子,好几天都没吃饭了,正在气头上的蓝星,无明火被点燃了。3、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在大廷广众下这么被别人看着的话心里肯定会有股无明火。4、此话一出,张凤举不由自主退后一步,等反应过来,心头羞恼,无明火起,跨步上前切齿笑道:“空口白牙谁信,咱们手底下见真章!”。5、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成语无明火单字解释
无读音:wú无wú
[wú]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mó]
见【南无】。
其乐无穷一事无成黯然无色阒无一人明读音:míng
明míng
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
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
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
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
5.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
6.视觉:双目失~。
7.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
8.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
9.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
10.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
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2.姓。
一了千明削发明志开心明目不明是非火读音:huǒ
火huǒ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发怒,怒气:~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水流湿,火就燥蹈火探汤钻木得火束缊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