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加耕(董加耕子简历)
“我是一块矿石,一定要炼成不锈之钢。”
>董加耕(董加耕子简历)
文/本刊记者刘博文
董加耕,原名董嘉庚,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葛武镇董伙村。1961年5月,他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但经过慎重考虑,他舍弃了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在志愿表上填下8个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他还把自己原来的名字“嘉庚”改成“加耕”,把妹妹的名字“庚四”改为“加耘”,意为加倍耕耘。
这一决定,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中国乃至苏联千千万万的青年人。
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和动荡,彼时的中国生产力低下,经济贫困,粮食紧缺。国家面貌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落到了那一代青年的肩头。董加耕知道,要改变这种困境,就要依靠一往无前的青年。
2013年,再次谈起当时的情况,董加耕老人回忆道,那时刚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他想不通为什么农民种地却要挨饿吃野菜,他想回乡去用知识改变天种人收的状况,带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根本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后来会引起社会轰动”。
彼时,董加耕要回乡务农,老师和同学们难以理解,他们觉得将这么一块好材料送到农村去种庄稼,实在可惜。他回答说:“正是因为党的教育培养,才使我懂得一个年轻人应当根据革命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他心意已决。
后来,董加耕得到县委的批准,用一根扁担挑着书籍和行李回到家乡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他回家种田的事,也在乡亲们中间引起不少议论,有位老伯用旱烟袋敲敲他的后脑壳说:“加耕,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乡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董加耕回答说:“大伯,古话说,读书越多越明理。我读了书,懂得了要用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道理,才回家种田的。”他坦坦荡荡地面对大家不解的目光,也坦坦荡荡地将心中所想,解释给大家听。
1963年,《中国青年》在第24期上刊发报道《新式农民董加耕》,文中这样写道:“在大旱的日子里,他同社员们踏车抗旱几十个昼夜,脚底板磨出了老茧;他能一气扛过四十几巴斗粮食,把双肩压得通红;抢种时,他接连不断地在水深及膝的田里拉犁,胃病发作也不退缩……他说,体力劳动是一座不朽的熔炉,我是一块矿石,一定要炼成不锈之钢。”
董加耕回乡后,已经当了小学教师的女友与他分了手。公社党委决定调他到邮电所、本村民校工作,他却发誓“决不从第一线撤退”,连母亲的眼泪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心。1963年9月7日,他在日记中写下:“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
1964年3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指出:“董加耕所走的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应该走的路。”一时间,董加耕的事迹变成了新闻报道、宣传画册、连环画、话剧、歌曲……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苏联、越南等国家的求爱信雪片般飞来。他的个人志愿,也变成一个时代一代人的“选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高唱着“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的歌曲,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时代洪流中。
据报道,董加耕的名片上印有众多荣誉,“荣获共和国百颗星之一”“荣获共和国百名英模之一”……新时代的年轻人或许已经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董加耕却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青春记忆中难以抹掉的部分。这些年,他不时受邀出席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种知青活动,每到一处,老知青争着跟他合影,要他签名。盐城市建了一个董加耕事迹展览馆,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万人次参观。
时光流转,董加耕“脚踩污泥,心怀天下”的志愿,也同样存在于新时代青年的心间。
审校:陈敏刘晓
责编: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