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的相关信息吧。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 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并称为希腊三贤。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1)

苏格拉底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2)

(*)

柏拉图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3)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在雅典创办了柏拉图学院,该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并培养出了许多学者,其中最杰出的当属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师从柏拉图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在色雷斯的斯塔吉拉(一个古希腊的殖民地)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御医,他的家庭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10岁时,普罗克森努斯成为了他的监护人和老师。

大约17岁时,亚里士多德到雅典著名的柏拉图学院求学,并在那里度过了20年,直到他的老师柏拉图去世。这二十年的学习和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柏拉图学院,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学院之灵”,他对老师尊敬有加,却不崇拜权威,他努力收集各种资料,刻苦钻研。虽然他的很多想法与柏拉图完全不同,但他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才开始着手写自己的书籍,他有句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出于安全考虑离开了雅典,来到了阿索斯(现土耳其)。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建立了一所学校,并娶了当地官员的女儿。妻子去世后,他和一个女奴共同生活,并有了自己的儿子尼克马可。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4)

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43年,41岁的亚里士多德得到了一份重要的工作:到马其顿王国担任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他原本想把这个学生教导成一个理性果敢的统治者,但没有成功。

在他的教导下,亚历山大大帝对知识十分敬重,他逐步统治了大部分他所知道的国家,包括雅典,亚里士多德得以平安重返这座城市。

逍遥派学者

公元前335年,49岁的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在城外创建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他的学校占据了大片环境优美的地方,且学校里有一个开放的走廊(可以用来踱步),所以他的追随者也被称为“逍遥派学者”。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5)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6)

在学校里,他一边讲课一边撰写著作,作品主要是关于自然和哲学的。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失去依靠的亚里士多德只好逃出雅典,搬到希腊的卡尔基斯,不久后在那里去世。

无所不知?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百科全书”式学者,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撰写的著作包罗万象:哲学、天文、物理、生物、教育和政治。

哲学: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思维:怎样调理清晰地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始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中。

天文:他认为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世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火、气、土和水。

物理:

1、他认为: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较重的下落较快。这个错误观点直到十六世纪末,才被斯蒂文和伽利略推翻。

2、他认为: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的推力作用下,才能保持运动。这个错误观点被约两千年后的牛顿推翻,牛顿说: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直接原因,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7)

3、他认为:白色是一种最纯净的光,其他颜色的光是发生了变化的光。这个错误观点也被牛顿推翻,牛顿将一个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阳光透过三棱镜分散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得出结论:白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8)

生物:亚里士多德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的第一人,他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动植物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写出了关于生殖生物学的第一本书。

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是:幼儿期以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为主、青年期要学习文学、诗歌、哲学、伦理、政治、几何、算术、天文等学科。他不认同让学生进行痛苦的训练,而是应该注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

政治: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高于公民,但公民又有自己的权力,所以要追求国家与公民利益的平衡。

影响了人类两千年的认知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被称为科学家,是因为“科学就是找出原因”,科学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他们尝试解答问题的方式被我们称为“科学”。

亚里士多德穷其一生探知世界,他对地球、天体和生物的研究影响了人类近两千年的认知,他不是不切实际的思想家,他是在物质世界里通过实践寻找答案的人。

虽然他的许多认知被后世一一推翻,但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追寻“为什么”的思维方式启发了后世一代代科学家。

牛顿讲历史全集(简明科学史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