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忍受的成语(31个)(形容难以忍受的痛苦成语)

很难忍受的成语(31个)(形容难以忍受的痛苦成语)

很难忍受的成语(形容难以忍受的痛苦成语)(31个))

很难忍受的成语(形容难以忍受的痛苦成语):剥床以肤,剥肤之痛,命中注定,如渴如饥,如饥似渴,如饥如渴,寸心如割,心如刀绞,手不释卷,按捺不住,烟熏火燎,熬枯受淡,痛不堪忍,痛不欲生,百般折磨,翻来覆去,苦不可言,苦不堪言,草衣木食,迫不及待,量力而行,锋镝之苦,非同小可,饥不择食,饥不暇食,饥不遑食,饥寒交切,饥寒交至,饥渴交攻,饥火烧肠,饥飡渴饮。

1、剥床以肤  bō chuáng yǐ fū

释义:剥床以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2、剥肤之痛  bō fū zhī tòng

释义:剥肤之痛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出处:《周易 剥》:“剥床以肤,凶。”  

3、命中注定  mìng zhōng zhù dìng

释义:命中注定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4、如渴如饥  rú kě rú jī

释义:如渴如饥  见“如饥如渴”。

出处: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5、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释义: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6、如饥如渴  rú jī rú kě

释义:如饥如渴  同“如饥如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  

7、寸心如割  cùn xīn rú gē

释义:寸心如割  寸心:区区之心;割:切。一颗心好像被刀割一样。形容内心痛苦不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到房中寸心如割,和衣倒在床上,翻来覆去,延捱到四更尽了,越想越恼,心头火按捺不住。”  

8、心如刀绞  xīn rú dāo jiǎo

释义:心如刀绞  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殷郊又见殷洪,心如刀绞,意似油煎。”  

9、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手不释卷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0、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释义:按捺不住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11、烟熏火燎  yān xūn huǒ liǎo

释义:烟熏火燎  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出处:孙犁《乡里旧闻》:“这架老织布机,我幼年还见过,烟熏火燎,通身变成黑色的了。”  

12、熬枯受淡  áo kū shòu dàn

释义: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13、痛不堪忍  tòng bù kān rěn

释义:痛不堪忍  堪:可;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14、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释义:痛不欲生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15、百般折磨  bǎi bān zhé mó

释义:百般折磨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16、翻来覆去  fān lái fù qù

释义:翻来覆去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17、苦不可言  kǔ bù kè yán

释义:苦不可言  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出处: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18、苦不堪言  kǔ bù kān yán

释义:苦不堪言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出处: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19、草衣木食  cǎo yī mù shí

释义:草衣木食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20、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1、量力而行  liàng lì ér xíng

释义:量力而行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22、锋镝之苦  fēng dí zhī kǔ

释义:锋镝之苦  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23、非同小可  fēi tóng xiǎo kě

释义:非同小可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出处: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24、饥不择食  jī bù zé shí

释义: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25、饥不暇食  jī bù xiá shí

释义:饥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  

26、饥不遑食  jī bù huáng shí

释义:饥不遑食  同“饥不暇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27、饥寒交切  jī hán jiāo qiē

释义:饥寒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28、饥寒交至  jī hán jiāo zhì

释义:饥寒交至  同“饥寒交迫”。

出处:晋·陶潜《劝农》诗:“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29、饥渴交攻  jī kě jiāo gōng

释义:饥渴交攻  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阳洞门》:“右边石池,荷花方烂漫,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  

30、饥火烧肠  jī huǒ shāo cháng

释义: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

出处: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31、饥飡渴饮  jī cān kě yǐn

释义:饥飡渴饮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同“饥餐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