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为数字的成语(40个)(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数字的成语)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为数字的成语(40个)(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数字的成语)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为数字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数字的成语)(40个))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为数字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数字的成语):七上八下,三亲六故,三亲六眷,三亲四眷,三从四德,三令五申,三位一体,三台八座,三回九转,三坟五典,三天两头,三头两日,三头两绪,三头两面,三头六臂,三头六证,三头六面,三头对案,三好两歉,三好两歹,三好二怯,三妻四妾,三姑六婆,三媒六证,三宫六院,三对六面,三山五岳,三差两错,三平二满,三年五载,三心两意,九牛一毛,二旬九食,二次三番,二满三平,千军万马,三尸五鬼,三婆两嫂,三吐三握,三冬二夏。

1、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2、三亲六故  sān qīn liù gù

释义:三亲六故  亲戚故旧的总称。

出处: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3、三亲六眷  sān qīn liù juàn

释义:三亲六眷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埋冤。”  

4、三亲四眷  sān qīn sì juàn

释义:三亲四眷  见“三亲六眷”。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  

5、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释义: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6、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释义:三令五申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7、三位一体  sān wèi yī tǐ

释义:三位一体  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

出处: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  

8、三台八座  sān tái bā zuò

释义:三台八座  泛指高官重臣。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0回:“这叫做‘狮象捍门’,三台八座都是有分的。”  

9、三回九转  sān huí jiǔ zhuǎn

释义:三回九转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出处: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10、三坟五典  sān fén wǔ diǎn

释义:三坟五典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11、三天两头  sān tiān liǎng tóu

释义:三天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出处: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12、三头两日  sān tóu liǎng rì

释义: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13、三头两绪  sān tóu liǎng xù

释义:三头两绪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出处: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  

14、三头两面  sān tóu liǎng miàn

释义:三头两面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出处: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15、三头六臂  sān tóu liù bì

释义:三头六臂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16、三头六证  sān tóu liù zhèng

释义:三头六证  众多的人证。

出处: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三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17、三头六面  sān tóu liù miàn

释义: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出处:清·李渔《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  

18、三头对案  sān tóu duì àn

释义:三头对案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7回:“今天人们都在此处,咱们三头对案的说一说。”  

19、三好两歉  sān hǎo liǎng qiàn

释义:三好两歉  同“三好两歹”。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单只从小的三好两歉,有些小病。”  

20、三好两歹  sān hǎo liǎng dǎi

释义:三好两歹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  

21、三好二怯  sān hǎo èr qiè

释义: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娘子与冯官人相见之后,至今三好二怯。”  

22、三妻四妾  sān qī sì qiè

释义:三妻四妾  妻妾众多的意思。

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23、三姑六婆  sān gū liù pó

释义:三姑六婆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24、三媒六证  sān méi liù zhèng

释义:三媒六证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出处: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25、三宫六院  sān gōng liù yuàn

释义: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妃嫔。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  

26、三对六面  sān duì liù miàn

释义:三对六面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出处: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27、三山五岳  sān shān wǔ yuè

释义:三山五岳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出处: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28、三差两错  sān chā liǎng cuò

释义:三差两错  比喻偶然的差错。

出处: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七章:“你要出了三差两错,叫小堆八在前方知道了,我们可怎么对得起他!”  

29、三平二满  sān píng èr mǎn

释义:三平二满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出处: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30、三年五载  sān nián wǔ zǎi

释义:三年五载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31、三心两意  sān xīn liǎng yì

释义:三心两意  见“三心二意”。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32、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释义:九牛一毛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3、二旬九食  èr xún jiǔ shí

释义:二旬九食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34、二次三番  èr cì sān fān

释义:二次三番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  

35、二满三平  èr mǎn sān píng

释义:二满三平  同“三平二满”。

出处: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36、千军万马  qiān jūn wàn mǎ

释义:千军万马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37、三尸五鬼  sān shī wǔ guǐ

释义:三尸五鬼  比喻奸佞之臣。

38、三婆两嫂  sān pó liǎng sǎo

释义:三婆两嫂  犹言三妻四妾。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六:"吏勋封考,三婆两嫂。"  

39、三吐三握  sān tǔ sān wò

释义:三吐三握  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出处:《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40、三冬二夏  sān dōng èr xià

释义: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