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的成语(40个)(描写诸葛亮才能的成语)

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的成语(40个)(描写诸葛亮才能的成语)

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的成语(描写诸葛亮才能的成语)(40个))

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的成语(描写诸葛亮才能的成语):七擒七纵,三足鼎立,三顾茅庐,上楼去梯,不知所云,临危受命,任重才轻,伏龙凤雏,俭以养德,假戏真做,决胜千里,凌上虐下,初出茅庐,力排众议,名副其实,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开诚布公,成败利钝,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方寸已乱,汉贼不两立,淡泊明志,肝心若裂,胆大心细,苟全性命,草庐三顾,草船借箭,虎踞龙盘,计上心来,计日而待,豺狼之吻,闭门思过,集思广益,鞠躬尽瘁,顾全大局,龙盘虎踞,龙蟠虎踞,龙骧虎视。

1、七擒七纵  qī qín qī zòng

释义:七擒七纵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2、三足鼎立  sān zú dǐng lì

释义:三足鼎立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3、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释义:三顾茅庐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上楼去梯  shàng lóu qù tī

释义:上楼去梯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5、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释义: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6、临危受命  lín wēi shòu mìng

释义: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任重才轻  rèn zhòng cái qīng

释义:任重才轻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8、伏龙凤雏  fú lóng fèng chú

释义: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9、俭以养德  jiǎn yǐ yǎng dé

释义: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假戏真做  jiǎ xì zhēn zuò

释义:假戏真做  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

出处: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表演的所以能感动人,就是因为演员的诚恳,所谓‘假戏真做’。”  

11、决胜千里  jué shèng qiān lǐ

释义:决胜千里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12、凌上虐下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释义:凌上虐下  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13、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4、力排众议  lì pái zhòng yì

释义:力排众议  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出处: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  

15、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释义: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16、如虎添翼  rú hǔ tiān yì

释义:如虎添翼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17、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释义: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8、开诚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释义: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19、成败利钝  chéng bài lì dùn

释义:成败利钝  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0、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1、料事如神  liào shì rú shén

释义:料事如神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

出处: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22、方寸已乱  fāng cùn yǐ luàn

释义:方寸已乱  方寸:指心。心绪纷乱。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你们别吵!我此刻方寸已乱,等我定一定神再谈。”  

23、汉贼不两立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释义:汉贼不两立  比喻有我无你。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24、淡泊明志  dàn bó míng zhì

释义:淡泊明志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5、肝心若裂  gān xīn ruò liè

释义:肝心若裂  比喻极痛心。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26、胆大心细  dǎn dà xīn xì

释义: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27、苟全性命  gǒu quán xìng mìng

释义:苟全性命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8、草庐三顾  cǎo lú sān gù

释义: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9、草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30、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释义:虎踞龙盘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31、计上心来  jì shàng xīn lái

释义:计上心来  计谋涌上心头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32、计日而待  ji ri er dai

释义:计日而待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3、豺狼之吻  chái láng zhī wěn

释义:豺狼之吻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34、闭门思过  bì mén sī guò

释义:闭门思过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出处:宋 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35、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36、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7、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释义:顾全大局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38、龙盘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释义:龙盘虎踞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出处: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39、龙蟠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释义:龙蟠虎踞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出处: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40、龙骧虎视  lóng xiāng hǔ shì

释义:龙骧虎视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出处:汉 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