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常识

关于东方文学常识

1.东方文学知识点

叙事诗人——内扎米;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1、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点:2、《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3、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征:A埃斯库罗斯及其《俄瑞斯忒斯》(三联剧)B 索福克勒斯及其《俄狄浦斯王》 C欧里庇得斯及其《美狄亚》 东方文学知识点; 《亡灵书》是最古的诗集,反映尼罗河上古时期的状况。

《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文学杰出的代表,是迄今最古老的史诗。 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是《吠陀》。

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集是《五卷书》等。 印度最有影响的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泰戈尔的代表作品是《吉檀迦利》。 《一千零一夜》的结构方式是连串插入式。

《源氏物语 》是日本文学“物哀”的完美体现。 日本最早的书面文学代表作品有《古事记》、《日本书纪》、《怀风藻》和《万叶集》等。

《古事记》是日本最古老的一部历史和文学作品;《万叶集》是第一部和歌总集。 平安朝文学的辉煌:道纲母《蜻蛉日记》;轻少纳言《枕草子》;紫式部《源氏物语》。

中古波斯文学——突出成就是诗歌:鲁达基 菲尔多西波斯文学史上第一个长篇叙事诗诗人代表作《王书》 波斯诗人欧玛尔?海娅姆终身致力于“鲁拜体”的创作,代表作品是《鲁拜集》 叙事诗人——内扎米 人道主义作家——萨迪《蔷薇园》——道德警喻式作品。 抒情诗人——哈菲兹,终生致力于抒情诗创作,使之规范化,形成“哈宰里”诗体 苏菲主义诗人——莫拉维(鲁米)以寓言诗阐释教义。

沿袭前人的诗人——贾米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戏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2、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

4、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5、《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1、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点: 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包括前俄林波斯神统和俄林波斯神统,叙述众神的诞生、神的谱系、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诞生和神在人间的活动。

英雄传说描述神人之子建功立业的故事,“英雄”实则部落首领和集体力量的化身。与神的故事一样,英雄传说围绕一个主要英雄,也自成系统。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A 、神人同形同性 B 、想象诡奇,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喜奇浪漫的特点。每一个故事的构想都不雷同而出人意料。

C 、丰富,完善,自成系统。 D 、浓厚的哲学色彩。

E 、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 2、《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 (1)戏剧式结构 两部史诗都采用戏剧式的布局手法,将十年战争分别浓缩在最后 51 天和 42 天之内表现。

《伊利昂纪》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线索,统领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战争场面。《奥德修纪》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家中求婚者的围攻,其子帖雷马科外出寻父。

两条线索围绕一个中心——全家团聚展开,强调了 奥德修斯归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突出了主题。 (2)荷马式比喻 荷马擅长用比喻表现事物特征,史诗中大约出现了 800 多个新奇、生动、贴切的比喻,荷马式比喻的特征是:( 1 )神似与形似的合一;( 2 )喻体包孕丰富的寓意。

(3)善于塑造人物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并且缺乏变化,但塑造人物的手段丰富而高明,有侧面烘托法 有性格对照法有言行描写法。 (4)奇特的想象 想象力体现了一个作家拓展表现空间的能力,在《奥德修纪》中, 奥德修斯的海上漂泊经历充满奇幻色彩,体现了史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3、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征。 A埃斯库罗斯及其《俄瑞斯忒斯》(三联剧) 埃斯库罗斯被恩格斯尊为希腊“悲剧之父”。

现存悲剧 7 部 ( 1 )创作特征: 命运主题:描述事与愿违的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的意志与异己力量(命运)的冲突,认为人的厄运源于人自身的邪恶,坚信人在正义之神的引领下,必能走出困境。 矛盾冲突:超越了简单的善恶冲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善恶因果关系,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恶行必遭恶报,善行却未必得善报。

戏剧冲突错综复杂,往往使神感到为难,恩格斯概括为“对”与“对”的抗争。 艺术特征:首先采用第二个演员;首创“三联剧”形式;首先使用布景、面具、高底靴、戏剧服装和舞蹈。

风格悲壮,气势磅礴,善设隐喻。 B 索福克勒斯及其《俄狄浦斯王》 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现存悲剧 7 部 ( 1 )创作特征 对命运主题的延伸:更强调人的意志力量,突出命运的神秘叵测、邪恶与强大,人在与命运的搏斗中,虽然在现实中失败了,但却在道义上获得胜利。 艺术表现方面:首先采用第三个演员,加强了戏剧对话和动作;戏剧形式上突破了“三联剧”模式;首创“回顾式”结构,使情节更紧凑,冲突更激烈。

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的成熟。 C欧里庇得斯及其《美狄亚》 被认为是民主倾向最强的悲剧诗人,“舞台上的哲学家”,现存 18 部悲剧和 1 部萨提洛斯剧 ( 1 )创作特征 对命运主题的突破:怀疑神祗的公正性,不相信命运的力量,对人的智慧和意志的肯定超过了前辈。

强烈关注妇女命运,对妇女遭遇表示同情。 强烈关注社会现实,首创“社会。

2.东方文学知识点

叙事诗人——内扎米;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1、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点:2、《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3、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征:A埃斯库罗斯及其《俄瑞斯忒斯》(三联剧)B 索福克勒斯及其《俄狄浦斯王》 C欧里庇得斯及其《美狄亚》 东方文学知识点; 《亡灵书》是最古的诗集,反映尼罗河上古时期的状况。

《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文学杰出的代表,是迄今最古老的史诗。 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是《吠陀》。

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集是《五卷书》等。 印度最有影响的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泰戈尔的代表作品是《吉檀迦利》。 《一千零一夜》的结构方式是连串插入式。

《源氏物语 》是日本文学“物哀”的完美体现。 日本最早的书面文学代表作品有《古事记》、《日本书纪》、《怀风藻》和《万叶集》等。

《古事记》是日本最古老的一部历史和文学作品;《万叶集》是第一部和歌总集。 平安朝文学的辉煌:道纲母《蜻蛉日记》;轻少纳言《枕草子》;紫式部《源氏物语》。

中古波斯文学——突出成就是诗歌:鲁达基 菲尔多西波斯文学史上第一个长篇叙事诗诗人代表作《王书》 波斯诗人欧玛尔?海娅姆终身致力于“鲁拜体”的创作,代表作品是《鲁拜集》 叙事诗人——内扎米 人道主义作家——萨迪《蔷薇园》——道德警喻式作品。 抒情诗人——哈菲兹,终生致力于抒情诗创作,使之规范化,形成“哈宰里”诗体 苏菲主义诗人——莫拉维(鲁米)以寓言诗阐释教义。

沿袭前人的诗人——贾米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戏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2、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

4、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5、《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1、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点: 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包括前俄林波斯神统和俄林波斯神统,叙述众神的诞生、神的谱系、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诞生和神在人间的活动。

英雄传说描述神人之子建功立业的故事,“英雄”实则部落首领和集体力量的化身。与神的故事一样,英雄传说围绕一个主要英雄,也自成系统。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A 、神人同形同性 B 、想象诡奇,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喜奇浪漫的特点。每一个故事的构想都不雷同而出人意料。

C 、丰富,完善,自成系统。 D 、浓厚的哲学色彩。

E 、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 2、《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 (1)戏剧式结构 两部史诗都采用戏剧式的布局手法,将十年战争分别浓缩在最后 51 天和 42 天之内表现。

《伊利昂纪》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线索,统领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战争场面。《奥德修纪》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家中求婚者的围攻,其子帖雷马科外出寻父。

两条线索围绕一个中心——全家团聚展开,强调了 奥德修斯归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突出了主题。 (2)荷马式比喻 荷马擅长用比喻表现事物特征,史诗中大约出现了 800 多个新奇、生动、贴切的比喻,荷马式比喻的特征是:( 1 )神似与形似的合一;( 2 )喻体包孕丰富的寓意。

(3)善于塑造人物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并且缺乏变化,但塑造人物的手段丰富而高明,有侧面烘托法 有性格对照法有言行描写法。 (4)奇特的想象 想象力体现了一个作家拓展表现空间的能力,在《奥德修纪》中, 奥德修斯的海上漂泊经历充满奇幻色彩,体现了史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3、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征。 A埃斯库罗斯及其《俄瑞斯忒斯》(三联剧) 埃斯库罗斯被恩格斯尊为希腊“悲剧之父”。

现存悲剧 7 部 ( 1 )创作特征: 命运主题:描述事与愿违的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的意志与异己力量(命运)的冲突,认为人的厄运源于人自身的邪恶,坚信人在正义之神的引领下,必能走出困境。 矛盾冲突:超越了简单的善恶冲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善恶因果关系,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恶行必遭恶报,善行却未必得善报。

戏剧冲突错综复杂,往往使神感到为难,恩格斯概括为“对”与“对”的抗争。 艺术特征:首先采用第二个演员;首创“三联剧”形式;首先使用布景、面具、高底靴、戏剧服装和舞蹈。

风格悲壮,气势磅礴,善设隐喻。 B 索福克勒斯及其《俄狄浦斯王》 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现存悲剧 7 部 ( 1 )创作特征 对命运主题的延伸:更强调人的意志力量,突出命运的神秘叵测、邪恶与强大,人在与命运的搏斗中,虽然在现实中失败了,但却在道义上获得胜利。 艺术表现方面:首先采用第三个演员,加强了戏剧对话和动作;戏剧形式上突破了“三联剧”模式;首创“回顾式”结构,使情节更紧凑,冲突更激烈。

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的成熟。 C欧里庇得斯及其《美狄亚》 被认为是民主倾向最强的悲剧诗人,“舞台上的哲学家”,现存 18 部悲剧和 1 部萨提洛斯剧 ( 1 )创作特征 对命运主题的突破:怀疑神祗的公正性,不相信命运的力量,对人的智慧和意志的肯定超过了前辈。

强烈关注妇女命运,对妇女遭遇表示同情。 强烈关注社会现实,首创“社会问题剧”。

3.关于东方文学

“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起的东方称为“亚细”(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而“东方”这一概念的外延比“亚洲”更广泛,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琼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789年把《沙恭达罗》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

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直到20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耶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作品补充:印度最古老的诗学著作《舞论》伐致诃利的格言诗、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和《益世嘉言集》,哲理诗《薄伽梵歌》婆罗门教的“吠陀本集”和“吠陀文献”、佛教的“三藏”、犹太教的“经书总集”(即《旧约》)、琐罗亚斯德教的《阿维斯陀》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朝鲜最古老的典籍《三国遗事》古典小说名著《春香传》、《沈清传》和《兴夫传》著名梵文戏剧《沙恭达罗》日本《源氏物语》东方文学名家:泰戈尔、川端康成、马哈福兹和大江健三郎中国:四大名著、巴金、老舍、鲁迅、郭沫若等等……。

4.东方文学有哪些

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琼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789年把《沙恭达罗》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直到20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耶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作品补充:

印度最古老的诗学著作《舞论》

伐致诃利的格言诗、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和《益世嘉言集》,哲理诗《薄伽梵歌》

婆罗门教的“吠陀本集”和“吠陀文献”、佛教的“三藏”、犹太教的“经书总集”(即《旧约》)、琐罗亚斯德教的《阿维斯陀》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朝鲜最古老的典籍《三国遗事》

古典小说名著《春香传》、《沈清传》和《兴夫传》

著名梵文戏剧《沙恭达罗》

日本《源氏物语》

东方文学名家:泰戈尔、川端康成、马哈福兹和大江健三郎

中国:四大名著、巴金、老舍、鲁迅、郭沫若等等……

5.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古代东方文学是世界文学最早的bai发源地,取得重大成就的有古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古印度文学和古代中国文学。埃及的《亡灵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书面文学作品。

古巴比伦文学的杰出代表《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印度的《摩诃婆罗多du》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古代东方文学是在民间口头zhi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如古代埃及故事,印度《五卷书》,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作家的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人民口头创作的影响。起源具有多源性,主要的文化起源地有dao埃及、印度、古巴比伦、希伯来、中国,东方文化的多源性决定了东方文学的多源性。

文学交流十分密切。如日本的文学作品深受中国儒家和禅宗的影响,以含蓄、委婉的方式流露出忠孝、仁爱、恻隐、体恤等道德性意味。

朝鲜以道德劝诫为主题的“版劝善惩恶”小说大体上均以三纲五常作为伦理准则。同宗教关系密切。

东方宗教价值体系的思想观念、信仰崇拜、道德规范对东方文艺有着巨大权的渗透力和支配作用。古代印度文学作品宗教诗歌汇集《吠陀》,被奉为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根本经典。

6.关于东方文学

“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起的东方称为“亚细”(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而“东方”这一概念的外延比“亚洲”更广泛,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琼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789年把《沙恭达罗》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直到20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耶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作品补充:

印度最古老的诗学著作《舞论》

伐致诃利的格言诗、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和《益世嘉言集》,哲理诗《薄伽梵歌》

婆罗门教的“吠陀本集”和“吠陀文献”、佛教的“三藏”、犹太教的“经书总集”(即《旧约》)、琐罗亚斯德教的《阿维斯陀》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朝鲜最古老的典籍《三国遗事》

古典小说名著《春香传》、《沈清传》和《兴夫传》

著名梵文戏剧《沙恭达罗》

日本《源氏物语》

东方文学名家:泰戈尔、川端康成、马哈福兹和大江健三郎

中国:四大名著、巴金、老舍、鲁迅、郭沫若等等……

7.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有一本书叫《东方文学概论--21世纪中国语言文系系列

绪论 建立东方文学学科的依据和从事东方文学研bai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东方文学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古代东方地du区是世界文学zhi的摇篮

第二节 中古东方文学光辉灿烂成绩卓著

第三节 近代东文文学发展不够充分但却放射异彩

第四节 现代东方文学正在蓬勃发展前途无量

第二章 东方文学的基本特dao征

第一节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第二节 民族特色 浓厚鲜明

第三节 道路漫长 迂回曲折

第四节 民间文学 繁荣兴旺

第五节 宗教影响 既广且深

第三章 中国文化系专与东方文学

第四章 印度文化体系与东方文学

第五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与东方文学

第六章 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影响

第七章 我国东属方文学研究史要

附录

后记

去书店找一下吧

8.怎么理解"东方文学"这一概念在东方文学经典导读课上,老师给我们

你好! “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起的东方称为“亚细”(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而“东方”这一概念的外延比“亚洲”更广泛,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除地理学概念的东方外,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它是伴随16、17世纪欧洲人发现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批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活动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

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成功地进行了破译,此后英国学者H·C·罗林森等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解读告捷,使东方学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东方学学科的基础。 与此同时,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

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琼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789年把《沙恭达罗》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 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

直到20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耶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在古代印度,宗教神学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涵盖了哲学、道德、政治、法律、文艺等一切社会意识形态。

印度宗教伦理将业报轮回视作具有根本价值的信仰,认为一个人转世的形态取决于他本人在世时的行为,行善者得善果,行恶者有恶报。除强调宗教信仰价值外,古代印度还很注重伦理道德、种姓等级等方面的价值。

故此,证悟梵我合一是古代印度教徒修行和文化创作的至高目标和重要主题。 与东方具有普遍意义的文以载道、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相一致,古代印度视文学的教育作用为文学的重要目的,印度最古老的诗学著作《舞论》认为戏剧源于现实生活,其效用在于感染和教育观众。

印度古典作品往往具有善恶鲜明对峙的伦理性结构,如梵文戏剧家首陀罗迦的剧作《小泥车》便是一部典型的惩恶扬善,以大团圆结局的伦理戏,代表了东方戏剧的思想特征。 古代印度纯文学和教诲文学往往很难区分开来,众多的民间寓言集就是一种道德训谕性教科书,譬如伐致诃利的格言诗、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和《益世嘉言集》,哲理诗《薄伽梵歌》等。

文艺与宗教融为一体的特征在印度文化中尤为突出,古代印度文学作品往往是某种宗教思想和情感的演绎。 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宗教诗歌汇集《吠陀》,后来被奉为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根本经典。

《本生经》和《五卷书》分别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寓言故事集,它们均以文艺的形式阐释宣扬各自的宗教价值观念。规模宏大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则是印度教徒的圣典,充分地体现了印度民族的文化精神,并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母题、原型。

印度文艺浓郁的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风格同样是深受宗教影响的结果。譬如美术作品大多内涵深奥、想象奇特,物象也往往是变形的,带有超现实的神秘主义宗教色彩。

中古流行的虔诚诗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神人合一,并以象征的方式来表达这一信仰,已成为神秘主义文学的范本。 近代杰出诗人泰戈尔被誉为“宗教诗人”,他的代表作《吉檀迦利》便是一部颂神的“献”诗,具有“梵我同一”的神秘意趣和证悟色彩。

由于东方各民族在地理、种族、语言和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审美情趣及与此相应的艺术风格便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印度文艺讲究庄净宏远、肃穆深奥,具博大精深的品格;波斯、阿拉伯的艺术风格则倾向于华丽装饰、精致隽永;而日本以幽玄美为艺术极致,崇尚自然恬淡、闲寂余情。

但是,东方各族审美文化这些特质,同东方哲学传统重感受体验、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正是这种在共同的东方审美文化精神统驭下的东方各族审美情趣的差异性,成为表征整个“东方精神”最丰富最形象的重要层面。

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