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时间(平津战役时间及意义)

平津战役时间(平津战役时间及意义)

1948年冬,我军发起战略决战,接连攻克了济南、辽沈等地,之后又发动了平津战役。在此役中规模最甚的当属解放天津一战,我军集中了34万人攻城,而敌军只有14万人,敌军统帅傅作义为了私利考虑,命令天津守将死战不降,最终被我军全部歼灭。

中央军委决定乘胜追击,命令华野和中野并肩作战,直接剑指徐州,与此同时,我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在经历过辽沈一役后,也进驻沈阳、营口一带休整,计划在1个月后向山海关开进。

>平津战役时间(平津战役时间及意义)

身居高位的傅作义表面上对蒋介石唯命是从,可心里早就生出了不一样的想法。他以前是阎锡山麾下的猛将,和老蒋多有摩擦,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也对老蒋的消极政策十分不满,再加上老蒋任人唯亲,傅作义的待遇并没有那么优越。

傅作义

为了牵制敌军,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迅速出击。我军先是制造出热烈庆祝的假象,迷惑敌人近期不会进攻,之后主力秘密地向平津一带进发。待到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很快就被分割成了几块战场,彼此不能相顾。

陈长捷积极备战之际,我军曾劝降过他,可他此时接到了傅作义的电报,报上要求他死战到底,他得令后战意高昂,殊不知他已成了傅作义的一枚棋子。傅作义此时纵观全局,觉得败象已显,再加上亲友们的劝说,便先和我军进行过一次谈判。

此战一胜,国民党驻塘沽的守军不战而溃,狼狈的向南出逃,在北平的傅作义成为了一支孤军,不得已同意了和谈的要求,北平这座千年古城终于迎来了解放,至此国民党精锐尽失,被迫向沿海地区逃窜,解放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

本文由历史老炮原创,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