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过时的成语有哪些(34个)(形容过时过气的成语)

形容过时的成语有哪些(34个)(形容过时过气的成语)

形容过时的成语有哪些(形容过时过气的成语)(34个))

形容过时的成语有哪些(形容过时过气的成语):一片丹心,一片赤心,一表人才,乃心王室,人才出众,人才济济,人才辈出,人才难得,仁人志士,以身许国,佳人才子,公忠体国,力能扛鼎,喘息未定,徇国忘身,忠君报国,忠肝义胆,忧国奉公,忧国忧民,才华横溢,才气过人,杀身报国,死而后已,民不聊生,气噎喉堵,爱国一家,爱国如家,物是人非,精忠报国,鞠躬尽瘁,一恸几绝,水浊鱼噞,一恸欲绝,舍身为国。

1、一片丹心  yī piàn dān xīn

释义:一片丹心  一片红心。指全部忠诚之心。

出处:宋 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2、一片赤心  yī piàn chì xīn

释义:一片赤心  一片红心。指忠诚之心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契游》:“一日圣上见了,笑问此中何有?俺就对他说,惟有一片赤心。”  

3、一表人才  yī biǎo rén cái

释义:一表人才  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4、乃心王室  nǎi xīn wáng shì

释义:乃心王室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出处:《尚书 康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5、人才出众  rén cái chū zhòng

释义:人才出众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6、人才济济  rén cái jǐ jǐ

释义:人才济济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7、人才辈出  rén cái bèi chū

释义:人才辈出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8、人才难得  rén cái nán dé

释义:人才难得  难:困难,不容易。得:获得。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出处: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9、仁人志士  rén rén zhì shì

释义:仁人志士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10、以身许国  yǐ shēn xǔ guó

释义:以身许国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

出处:《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11、佳人才子  jiā rén cái zǐ

释义:佳人才子  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出处:宋·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依。”  

12、公忠体国  gōng zhōng tǐ guó

释义:公忠体国  谓尽忠为国。

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13、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释义:力能扛鼎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14、喘息未定  chuǎn xī wèi dìng

释义:喘息未定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15、徇国忘身  xùn guó wàng shēn

释义:徇国忘身  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

出处:唐 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16、忠君报国  zhōng jūn bào guó

释义:忠君报国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17、忠肝义胆  zhōng gān yì dǎn

释义:忠肝义胆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18、忧国奉公  yōu guó fèng gōng

释义:忧国奉公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19、忧国忧民  yōu guó yōu mín

释义: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0、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1、才气过人  cái qì guò rén

释义:才气过人  才气:才能和气质。才华超过平常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22、杀身报国  shā shēn bào guó

释义:杀身报国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出处: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23、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4、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释义:民不聊生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5、气噎喉堵  qì yē hóu dǔ

释义:气噎喉堵  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26、爱国一家  ài guó yī jiā

释义:爱国一家  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出处:《人民日报》1958.10.11:“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27、爱国如家  ài guó rú jiā

释义: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  

28、物是人非  wù shì rén fēi

释义: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29、精忠报国  jīng zhōng bào guó

释义:精忠报国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30、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1、一恸几绝  yī tòng jī jué

释义:一恸几绝  恸:极悲哀;几:几乎。一声痛哭,差一点闭过气骈。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郗嘉宾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32、水浊鱼噞  shuǐ zhuó yú yǎn

释义:水浊鱼噞  浊:浑浊;噞:鱼张口呼吸的样子。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比喻苛政之下民不聊生。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夫水浊则鱼噞,政苛则民乱。"  

33、一恸欲绝  yī tòng yù jué

释义:一恸欲绝  恸:极悲哀。一声痛哭,差一点闭过气骈。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郗嘉宾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34、舍身为国  shě shēn wéi guó

释义:舍身为国  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