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40个)(形容嘴巴样子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40个)(形容嘴巴样子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形容嘴巴样子的成语有哪些)(40个))

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形容嘴巴样子的成语有哪些):得胜葫芦,不三不四,不置可否,丑态毕露,乖嘴蜜舌,佛口圣心,佛口蛇心,出口成章,叽里咕噜,唇如激丹,唇齿相依,多嘴多舌,多嘴献浅,多种多样,打牙犯嘴,打牙配嘴,拨嘴撩牙,杜口无言,沉默寡言,点头咂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瞪目哆口,笨嘴拙舌,笨嘴笨舌,答非所问,胡言乱语,豁口截舌,辅车唇齿,钉嘴铁舌,闭口不言,闭口无言,颠唇簸嘴,风流潇洒,骨瘦如柴,鸱目虎吻,鼻塌嘴歪,鼻蹋嘴歪,齿白唇红,鼻坍嘴歪,唇焦舌干。

1、得胜葫芦  dé shèng hú lu

释义:得胜葫芦  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卖弄他能爱女,有权术,怎禁那得胜葫芦,说到有九千句。"  

2、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3、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4、丑态毕露  chǒu tài bì lù

释义:丑态毕露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  

5、乖嘴蜜舌  guāi zuǐ mì shé

释义:乖嘴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6、佛口圣心  fó kǒu shèng xīn

释义:佛口圣心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7、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

释义: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8、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9、叽里咕噜  jī lǐ gū lū

释义:叽里咕噜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10、唇如激丹  chún rú jī dān

释义:唇如激丹  激丹:鲜明的红色。形容嘴唇红润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11、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释义: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12、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13、多嘴献浅  duō zuǐ xiàn qiǎn

释义:多嘴献浅  谓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14、多种多样  duō zhǒng duō yàng

释义:多种多样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15、打牙犯嘴  dǎ yá fàn zuǐ

释义:打牙犯嘴  比喻乱开玩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16、打牙配嘴  dǎ yá pèi zuǐ

释义:打牙配嘴  指相互戏虐,闲扯说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这妇人)常和从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17、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释义: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18、杜口无言  dù kǒu wú yán

释义:杜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出处:《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19、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20、点头咂嘴  diǎn tóu zā zuǐ

释义:点头咂嘴  表示同意、赞赏。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21、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22、瞪目哆口  dèng mù chǐ kǒu

释义:瞪目哆口  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23、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24、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25、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释义:答非所问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26、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释义: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27、豁口截舌  huō kǒu jié shé

释义:豁口截舌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28、辅车唇齿  fǔ chē chún chǐ

释义:辅车唇齿  辅:嘴旁颊骨。车:牙床,即牙床骨。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

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29、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30、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31、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32、颠唇簸嘴  diān chún bò zuǐ

释义:颠唇簸嘴  谓搬弄口舌。

出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33、风流潇洒  fēng liú xiāo sǎ

释义:风流潇洒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出处: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34、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35、鸱目虎吻  chī mù hǔ wěn

释义:鸱目虎吻  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36、鼻塌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释义:鼻塌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37、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释义:鼻蹋嘴歪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38、齿白唇红  chǐ bái chún hóng

释义:齿白唇红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39、鼻坍嘴歪  bí tān zuǐ wāi

释义:鼻坍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或人长得很丑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两个武人都被他三拳两脚打得鼻坍嘴歪,爬不起身。"  

40、唇焦舌干  chún jiāo shé gān

释义:唇焦舌干  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日夜焦唇干舌,欲与吴王接踵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