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肠通便(用润肠的中药治疗便秘)
润肠通便是指引润肠的中药治疗阴虚肠燥所致的便秘的方法。润肠通便疗法分为水果类、冲泡类、药物类、物理疗法类四大类。润肠通便是指用于治疗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便秘的一种方法。在中医治疗上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具体的润肠通便疗法除了中药汤剂之外还包括饮食生活调理、物理灌肠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文名润肠通便
润下去
中医中药治疗、物理灌肠治疗
水果为主
润肠通便
下法之一,运用具有润肠通利大便作用的药物,治疗体虚便秘的治法。又称润下法。其作用缓和,适用于老年阴亏、产后血虚、病后津液不足等所致的阴亏血少津伤的大便秘结。常用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当归、肉苁蓉等药。代表方剂有麻子仁丸、五仁丸、润肠丸、济川煎。临床上需根据不同病证选用不同的方剂。津液不足兼肠胃燥热之便秘,宜用麻子仁丸,清热润肠通便;老年或产后血虚便秘,宜用五仁丸或润肠丸;肾虚便秘宜用济川煎温润通便。
临床上注意以下两点:
①此法一般适用于慢性便秘,若阳明腑实证不可用,以免贻误病情。
②此法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须得效即止。
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1.临床上常见的润肠通便的药物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桃仁,冬瓜仁,杏仁,柏子仁,瓜蒌,当归等。具体用药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辨证论治进行配伍治疗。
2.常用的润肠通便的方剂
润肠丸,济川煎,五仁丸,增液承气汤等进行治疗。
3.临床上常用的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1)麻仁润肠丸(胶囊)主要作用为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症见脘腹灼热,口干口苦,口渴喜饮,小便量多,大便秘结者。
(2)芪蓉润肠口服液的功能主治是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2]主要用于中老年人,产后病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证见便秘,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口唇色淡,大便无力,腰酸,舌淡的患者。
(3)其他的通便的中成药如麻仁(软)胶囊(丸),一清胶囊,木香槟榔丸,胃肠复原膏等药也可以治疗便秘,但其泻下理气等作用比较明显,润肠的作用较弱,在便秘日久不下时可以临时运用,但并不太适合肠道津亏的便秘患者长期使用,在临床运用中需要酌情运用。
物理治疗
物理灌肠治疗
对于长时间便秘者,一方面未解之大便长时间壅堵在肠道内,毒素排不出去,容易被肠道吸收而产生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存留的大便容易结为粪球而导致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物理灌肠疗法。常用的灌肠方法有药物灌肠和温肥皂水灌肠,药物包括中药汤剂,西药甘油灌肠剂等,协助润肠通便。
便秘是困扰一大部分人的疾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上,切记乱用泻下药,一定要对照证型,正确的选择通便药物,否则乱用泻下药一方面会损伤肠胃气机导致正气受损,从而加重便秘,导致一系列疾病;另一方面会形成依赖性,导致恶性循环。
饮食调理
1.水果
可以平素养成吃水果的好习惯:譬如红果干、苹果、香蕉、梨、柑橘等富含纤维素高的水果。但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好者,水果宜饭后食用。
2.蔬菜
平素多吃富含纤维素高的蔬菜:譬如笋类、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菌类、香菇、银耳等。
3.粗粮
饮食上可以多吃粗粮: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茭白等。
4.早晨空腹饮食
晨起泡一杯蜂蜜水,或者喝一杯芝麻糊吃一些富含油脂的坚果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杏仁、开心果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晨起空腹才能起到效果)。
5.饮食禁忌
忌食辛辣、辛燥之品;少食牛羊肉,尤其是晚饭以清淡为主。
6.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排便习惯。
润肠通便特效食谱
1、青菜蘑菇芙蓉蛋汤
材料:水发蘑菇120克,鸡蛋5个,清汤、水发木耳、青菜心、盐、味精、料酒、胡椒粉、葱姜汁各适量。
做法:将蘑菇洗净去蒂,斜切成片;水发木耳撕成小朵;青菜心切段。将蘑菇、木耳、青菜心放入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入冷水中过凉。取一大汤碗,加入鸡蛋,用筷子搅散,再加入清汤、盐、味精搅匀,上笼用小火蒸至定型后取出。将清汤放入锅内,用旺火烧沸,加入盐、味精、料酒、胡椒粉、葱姜汁、蘑菇、木耳、青菜心,至汤再沸后撇去浮沫,起锅慢慢倒入盛蛋的大汤碗中即可。
功效:润肠通便、健体瘦身。
2、木耳炒白菜
材料:大白菜、木耳、枸杞子、油、盐、葱、姜、蒜、生抽、淀粉、白糖、黄酒。
做法:枸杞清水洗去浮尘,用黄酒浸泡十分钟左右;木耳用凉水泡发,去蒂;蒜切片;葱姜切末;大白菜洗净,切片。起锅做油,油热后放入蒜片、葱姜末煸炒出香味,入泡发的木耳翻炒,倒入白菜块,大火快炒两分钟。倒入生抽翻炒,倒入黄酒枸杞翻炒,再淋上一点水淀粉,翻炒上浆后调入糖、盐后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木耳和白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促进排便,稀释毒素,既能治疗便秘,又有助于营养吸收。
3、茶树菇玉米排骨汤
材料:茶树菇(干)150克、玉米1条、排骨500克、姜3片。
做法:茶树菇用温水泡软,切去黑硬菇脚,切段;玉米去衣洗净,切4段;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尿,清肠降脂,补虚养颜。
4、黄瓜炒冬笋
材料:春笋200克、黄瓜100克。盐、味精、料酒、姜末、鸡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笋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5分钟,捞出,冲凉,切成片;黄瓜洗净,切片。锅置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煸香姜末,放入笋片略炒,再放入黄瓜片,倒入料酒,加盐、味精和鸡汤,用大火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5、猪血菠菜汤
材料:猪血250g、菠菜。
做法:猪血加适量水用小火煮熟后捞起,切成片块或条块,再放回锅内,加入菠菜500克煮汤,煮熟后可加油盐调味食用。
功效:有润肠,通便,补血功效。适用于大便燥结,习惯性便秘,痔疮,失血,贫血,肠燥便秘。
6、菠菜粥
材料:新鲜菠菜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菠菜洗净,放滚水中烫半熟,取出切碎。粳米成粥后,将菠菜放入,拌匀,煮沸即成。
功效:适宜于长期减肥造成的习惯性便秘。
润肠通便特效食谱还有很多,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几种做法。
7、苋菜炒肉丝
材料:苋菜500克,瘦肉200克,生姜1片,生抽1茶匙,糖少许,生粉若干,酒半匙,水两汤匙,油1汤匙,盐适量。
做法:将苋菜洗净,摘取嫩的部分;将瘦肉洗净,切成细丝,加入腌料,腌约20分钟;生姜切丝备用;将水倒入锅中煮沸,加入盐,再放入苋菜,略煮后捞起,再放入冷水一会儿捞起,去除水分;起油锅,放入姜丝略爆后,再放入肉丝同炒,炒熟肉丝即放入苋菜,猛火快炒即可。
功效:苋菜含大量铁质,又含大量维生素A、B、C,除可补血补肝外,更有滑肠通便的作用。
8、郁李仁粥
材料:郁李仁10g,大米100g。
做法:将郁李仁择净,捣碎,放人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功效:可润肠通便,利水消肿。适用于大便干燥难解,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肢体水肿等。
9、魔芋炒韭菜
材料:韭菜、魔芋、小米辣、虾米、色拉油、盐、生抽、水淀粉、香油1小匙。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魔芋切条,浸泡在清水中半小时,去除多余的碱味。装盘待用。锅中加适量油,下入韭菜虾米,切好的小米辣,少许盐,快速翻炒。装盘待用。重新起锅放适量油,魔芋条下锅,煸炒三分钟,下入适量盐,生抽。倒入炒好的韭菜,沿着锅边浇一些水淀粉,一小匙香油,少许鸡精,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功效:魔芋中含有的纤维对于促进胃肠蠕动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润肠通便,防止便秘和减少肠对脂肪的吸收。
10、芥菜薯仔煲猪排骨
材料:芥菜500克、薯仔300克、猪排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芥菜洗净、切段;薯仔去皮,切厚片;排骨洗净、斩段。先把排骨和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下薯仔煲20分钟,下芥菜煲15分钟,下盐便可。
功效:芥菜宣肺、祛痰、温中、利水,其富含的粗纤维尤能利膈通便;薯仔有补气、健脾、和胃、调中的作用。合而为汤,既能润肠通便助消化,又能健脾和胃平补益。
11、木瓜花生排骨汤
材料:鲜熟木瓜一个(约500克),干鲜花生仁100克,鲜猪排骨250克,味料适量。
做法:将鲜木瓜洗净去皮除核,切成粗块。干鲜花生仁用清水洗净杂质,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净血污,砍成粗件,加用精食盐稍拌匀。然后把这些煲汤的材料一起放进汤煲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煮至花生仁熟透变软即可。
功效:清暑解热,滋润皮肤,润肠通便。
参考资料1.麻仁丸能用于润肠通便吗?·健客网
2.芪蓉润肠口服液功效怎么样呢?能长期服用吗?·健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