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汉语词语)
涤荡,汉语词语,拼音是dí dàng,意思是荡洗,清除;犹摇动;急促不顺貌。出自《遂初赋》。
中文名涤荡
dí dàng
ㄉㄧˊ ㄉㄤˋ
词语分解
涤[动]
⑴(形声。从水,条声。本义:洗)
⑵同本义[wash;clense]
涤,洒也。——《说文》
射人宿视涤。——《仪礼·大射仪》
水曰清涤。——《礼记·曲礼》
及执事,视涤濯。——《周礼·太宰》
⑶又如:涤篆(洗印。用以检查印是否有缺陷);涤濯(洗涤);涤耳(洗耳)
⑷除,清除[clearaway]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张衡《东京赋》
⑸又如:涤瑕(洗除瑕疵。有改过迁善之意);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⑹打扫[wipe]
十月涤场。——《诗·豳风·七月》
⑺又如:涤场(打扫场地)
荡[动]
⑴(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⑵同本义[wash;washaway]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⑶动;摇动;震动[move;swing;sway]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⑷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⑸清除[clearaway]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⑹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⑺毁坏;破坏[ruin;damage]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⑻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⑼诱惑;迷惑[entice;seduce;lure]。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⑽宽恕[forgive]。如:荡宥(宽恕;原谅)
⑾冲撞;冲杀;触碰[collide;bump;rushahead]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柳宗元《三戒》
⑿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释义
⑴荡洗;清除。[1]
涤荡污泥浊水。
⑵[cleanup]∶扫清,扫尽(如政治上的腐败或组织上的弊病)
涤荡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
参考资料1.涤荡是什么意思·词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