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棒(中药植物)

蒲棒中药植物

蒲棒,中药名。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Typha angustata Bory et chaub.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茸毛)。蒲棒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及湖南、陕西、广东、云南地等。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多年生水生或沼生植物。治创伤止血:水蜡烛整枝未飞散的花,投入小便缸内浸1星期,取出晒干候用。用时取花一撮,罨包伤口,过四五日即自行结痂。(《福建民间草药》)

中文名

蒲棒

别名

蒲捶、蒲厘、蒲槌、水蜡烛实

植物

亚界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百合纲

香蒲目

香蒲科

香蒲属

长苞香蒲

分布区域

东北、华北、华东、陕西、甘肃、新疆、四川

性味

甘微辛,平

来源

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等

相关论述

《广东新语》:“治金刃伤止血用。”[2]《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平。消炎止血,抑菌退肿。”“治创伤止血:水蜡烛整枝未飞散的花,投入小便缸内浸一星期,取出晒干候用。用时取花一撮,罨包伤口,过四、五回即自行结痂。”

采集加工

夏末蒲棒成熟时,剪下蒲棒,晒干。

相关配伍

治创伤止血:水蜡烛整枝未飞散的花,投入小便缸内浸1星期,取出晒干候用。用时取花一撮,罨包伤口,过四五日即自行结痂。(《福建民间草药》)[1]

参考资料

1.福建民间草药·一辈子中医网

2.广东新语·豆瓣读书

关键词:蒲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