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汉语汉字)
屯,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tún或者zhūn,指事字(一说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艰难;“屯”就像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所以有卷曲、包裏、聚集的意思;后来还引申为聚集、驻守,用作名词时又有屯子、村庄的意思。
中文名屯
tún;zhūn
屮
基本区 U 5C6F
pu
hdzi
一级字(编号0103)、常用字
十一真 平声
4
基本区 U 5C6F
1525
5071₇
?
ㄊㄨㄣˊ;ㄓㄨㄣ
字源演变
“屯”,指事字(一说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就像一颗种子,上有嫩茎,下有细根,在根部加一撤指事符号,表示种子扎根(像一棵嫩芽正艰难地冲破土壤的阻挠长出地面),所以“屯”字本义是艰难。金文继承甲骨文字形,只是变成了粗体,篆文字形变化较大,就像代表种子的“屮”贯穿了“一”,这里的“一”表示大地。所以,“屯”就像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有卷曲、包裏、聚集的意思。“屯”是“春”的本字,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屯”常会代替“春”出现。后来,“屯”字引申为聚集、驻守。这个字用作名词,意思是屯子、村庄。 [2]
详细释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tún | 动词 | 聚集。 | assemble | 《汉书·陈胜传》:“胜广皆为屯长。”师古曰:“人所聚曰屯。” 《庄子·寓言》:“火与日,吾屯也。” 张衡《思玄赋》:“屯骑罗而星布。” | 屯聚;屯屯;屯合;屯行;屯萃 |
戍守,驻扎。 | garrison | 《史记·陈涉世家》:“屯大泽乡。” 《史记·魏公子列传》:“屯于境上。” | 屯封;屯堡;屯卫;屯次;屯防 | ||
屯田。 | 屯政;屯丁;屯田客;屯收;屯利;屯官 | ||||
积聚。聚集储存起来。 | store up |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搜。” | 屯积;屯粮;屯积居奇;屯云 | ||
阻塞。 | block | 屯门;屯路;屯咽;屯街塞巷 | |||
名词 | 屯子,村庄。 | village | 屯落 | ||
兵营。 | camp | 《管子》:“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 | |||
小山。 | hill | 《庄子·至乐》:“生于陵屯。” | |||
河港靠船之处。 | pier | 《黄花峪》:“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 | |||
(马雅历法)年 。由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构成的三百六十天的周期。 | tun | ||||
zhūn | 形容词 | 艰难;困顿。 | hard | 《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 《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唐·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 屯穷;屯邅;屯蹇;屯謇;屯蹶 |
迟钝。 | slow | 屯钝;屯闵 | |||
动词 | 吝惜。 | grudge | 《易·屯》:“屯其膏。” | 屯膏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陟伦切
说文解字注
屯,难也。屯韵会有。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屈曲之也。一、地也。此依九经字㨾、众经音义所引。说文多说一为地。或说为天。象形也。屮贯一者、木剋土也。屈曲之者、未能申也。乙部曰。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尙彊。其出乙乙。屯字从屮而象其形也。陟伦切。十三部。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周易彖传文。左传曰。屯固比入。序卦传曰。屯者、盈也。不坚固、不盈满。则不能出。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说文》: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玉篇》:万物始生也。
又《广韵》:厚也。《易·屯卦》: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又屯邅,难行不进貌。《易·屯卦》:屯如邅如。别作迍。
又《增韵》:吝也。《易·屯卦》:屯其膏。
又《广韵》《集韵》徒浑切。《正韵》徒孙切。
又兵耕曰屯田。《周礼·冬官》:有屯部,今曰屯田司。
又姓,三国蜀汉法部尚书屯度。
又屯留,县名,在上党。
又《集韵》徒困切。音顿。亦姓。《风俗通》:混屯,太昊之良佐,子孙因以为氏。
又叶徒沿切,音田。马融《广成颂》:校队案部,为前後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康熙字典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书写演示
书写演示书法欣赏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屯 | 广韵 | 臻 | 平声 | 谆 | 知 | 合 | 三 | 全清 | 陟纶切/徒浑切 | ȶjuen | |
臻 | 平声 | 魂 | 定 | 合 | 一 | 全浊 | 徒浑切/陟伦切 | dʰuən | |||
集韵 | 臻 | 平声 | 谆 | 船/常 | 合 | 三 | 全浊 | 殊伦切 | ʥiuen | ||
臻 | 平声 | 谆 | 知 | 合 | 三 | 全清 | 株伦切 | ȶiuen | |||
臻 | 平声 | 䰟 | 定 | 合 | 一 | 全浊 | 徒浑切 | dən | |||
臻 | 上声 | 混 | 定 | 合 | 一 | 全浊 | 杜本切 | dən | |||
韵略 | 平声 | 谆 | 株伦切 | ||||||||
平声 | 䰟 | 徒浑切 | |||||||||
增韵 | 平声 | 谆 | 株伦切 | ||||||||
平声 | 䰟 | 徒孙切 | |||||||||
中原音韵 | 阳平 | 真文 | 端 | 全清 | tuən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真文 | 朱纯切 | ||||||||
平声 | 真文 | 都仑切 | |||||||||
洪武正韵 | 平声 | 真 | 照 | 陟 | 全清 | 朱伦切 | tʃyən | ||||
平声 | 真 | 定 | 徒 | 全浊 | 徒孙切 | d‘uən |
上中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t | i̯wən | |
董同龢系统 | 文 | t | juən | |
周法高系统 | 文 | t | iwən | |
李方桂系统 | 文 | t | rjən | |
晋 | 真 | jiən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真谆臻 | jiwen | |
北魏後期北齐 | 真谆臻 | jiwen | ||
齐梁陈北周隋 | 真谆臻欣 | jiwen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ȶ | i̯uĕn | |
拟音/王力系统 | ȶ | ǐuěn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ȶ | juen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ʈ | iuɪn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ṭ | juĕn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ȶ | ǐuen |
参考资料
1.屯·汉典
2.屯·在线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