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静无什么成语(25个)(什么静无声的成语)

什么静无什么成语(25个)(什么静无声的成语)

什么静无什么成语(什么静无声的成语)(25个))

什么静无什么成语(什么静无声的成语):阒然无声,一声不响,万籁无声,人声鼎沸,削铁无声,动如脱兔,哑口无声,哑口无言,寂然无声,无声无息,无声无臭,无声无色,沸反盈天,理屈词穷,雅雀无声,静极思动,静观默察,静言令色,静言庸违,鸦雀无声,鸦鹊无声,鸦默雀静,默不作声,静影沉璧,悄然无声。

1、阒然无声  qù rán wú shēng

释义:阒然无声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出处:《周易·丰》:"窥其户,阒其无人。"《明史·列女专》:"及期,率众至其家,阒然无声,厨下灯微明,趋视之饮食毕具,盖以待舁棺者,妇已缢死灶旁矣。"  

2、一声不响  yī shēng bù xiǎng

释义:一声不响  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声不响的闪了进来,像猫儿戏蝶一般,擒擒纵纵地把自己搏弄。”  

3、万籁无声  wàn lài wú shēng

释义:万籁无声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出处: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4、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释义:人声鼎沸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5、削铁无声  xuē tiě wú shēng

释义:削铁无声  形容刀剑锋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6、动如脱兔  dòng rú tuō tù

释义: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7、哑口无声  yǎ kǒu wú shēng

释义:哑口无声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同“哑口无言”。

出处:《再生缘》第三九回:“话说孟夫人听了这些言语,只气的哑口无声。”  

8、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释义:哑口无言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9、寂然无声  jì rán wú shēng

释义:寂然无声  寂静没有声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10、无声无息  wú shēng wú xī

释义: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11、无声无臭  wú shēng wú xiù

释义:无声无臭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 大雅 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12、无声无色  wú shēng wú sè

释义:无声无色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出处:《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13、沸反盈天  fèi fǎn yíng tiān

释义:沸反盈天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14、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释义:理屈词穷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5、雅雀无声  yǎ què wú shēng

释义:雅雀无声  形容静默之极。雅,“鸦”的古字。

出处:《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文樱宣读报告,台下静听,一时雅雀无声的,但闻时钟叮当。”  

16、静极思动  jìng jí sī dòng

释义:静极思动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静极思动,阴尽生阳。”  

17、静观默察  jìng guān mò chá

释义:静观默察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18、静言令色  jìng yán lìng sè

释义:静言令色  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19、静言庸违  jìng yán yōng wéi

释义:静言庸违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出处:《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20、鸦雀无声  yā què wú shēng

释义:鸦雀无声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21、鸦鹊无声  yā què wú shēng

释义:鸦鹊无声  形容非常静。同“鸦雀无声”。

出处:《痛史》第二回:“此时只觉得静悄悄的鸦鹊无声。”  

22、鸦默雀静  yā mò què jìng

释义:鸦默雀静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23、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释义:默不作声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24、静影沉璧  jìng yǐng chén bì

释义:静影沉璧  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25、悄然无声  qiǎo rán wú shēng

释义:悄然无声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