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有名的词语是什么(40个)(形容相当的有名气的成语)

相当有名的词语是什么(40个)(形容相当的有名气的成语)

相当有名的词语是什么(形容相当的有名气的成语)(40个))

相当有名的词语是什么(形容相当的有名气的成语):名门闺秀,初学涂鸦,瞽言蒭议,不分伯仲,不识之无,不通文墨,举世闻名,久负盛名,卖弄学问,参差不齐,名不虚传,名噪一时,名垂千古,名扬四海,名满天下,名震一时,喉清韵雅,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妇孺皆知,家道小康,寂寂无闻,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木雁之间,硕彦名儒,粗衣粝食,粲然可观,能写会算,赫赫之名,赫赫有名,驰名中外,鲁斤燕削,麦饭豆羹,默默无闻,鼎鼎有名,名重识暗,名声在外,卖弄才学,名花无主。

1、名门闺秀  míng mén guī xiù

释义:名门闺秀  名门:有名望的门第;闺秀:旧指有才德的女子。出身于豪族门第的女子。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五十回:"这位郭观察虽是和他要好,却一向不晓得他的家事,只道贝夫人是个名门闺秀,自然是贝太史的内助,三从俱备、四德兼全的了。"  

2、初学涂鸦  chū xué tú yā

释义:初学涂鸦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写作水平不高,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形容刚开始研究学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  

3、瞽言蒭议  gǔ yán chú yì

释义:瞽言蒭议  瞽言:不达事理的议论;蒭议:草野之人的议论。水平不够,见解不深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出处:《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蒭议,伏待斧钺。"  

4、不分伯仲  bù fēn bó zhòng

释义:不分伯仲  分不出第一第二

5、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

释义: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6、不通文墨  bù tōng wén mò

释义:不通文墨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7、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释义:举世闻名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8、久负盛名  jiǔ fù shèng míng

释义:久负盛名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9、卖弄学问  mài nòng xué wèn

10、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释义:参差不齐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11、名不虚传  míng bù xū chuán

释义:名不虚传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12、名噪一时  míng zào yī shí

释义:名噪一时  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13、名垂千古  míng chuí qiān gǔ

释义:名垂千古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14、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释义:名扬四海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15、名满天下  míng mǎn tiān xià

释义:名满天下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16、名震一时  míng zhèn yī shí

释义:名震一时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出处:《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17、喉清韵雅  hóu qīng yùn yǎ

释义:喉清韵雅  韵:风度。歌喉清亮,韵度幽雅。形容歌唱艺术高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便命取了一支紫竹箫来,命佩凤吹箫,文艺唱曲,喉清韵雅,甚令人心动神移。”  

18、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19、如雷贯耳  rú léi guàn ěr

释义:如雷贯耳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20、妇孺皆知  fù rú jiē zhī

释义:妇孺皆知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21、家道小康  jiā dào xiǎo kāng

释义:家道小康  家道:家境;小康: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的生活。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  

22、寂寂无闻  jì jì wú wén

释义: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出处: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23、平平淡淡  píng píng dàn dàn

释义:平平淡淡  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处: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24、普普通通  pǔ pǔ tōng tōng

释义:普普通通  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25、木雁之间  mù yàn zhī jiān

释义:木雁之间  指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26、硕彦名儒  shuò yàn míng rú

释义:硕彦名儒  硕:大;彦:有才学的人。指有名声的大学者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  

27、粗衣粝食  cū yī lì shí

释义:粗衣粝食  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28、粲然可观  càn rán kě guān

释义:粲然可观  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

出处: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  

29、能写会算  néng xiě huì suàn

释义:能写会算  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从小儿她叔叔叫她念书认字,甚么书儿都念过,甚么字儿都认得,学得能写会算。”  

30、赫赫之名  hè hè zhī míng

释义:赫赫之名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故当时无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后安之。”  

31、赫赫有名  hè hè yǒu míng

释义:赫赫有名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出处: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32、驰名中外  chí míng zhōng wài

释义:驰名中外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33、鲁斤燕削  lǔ jīn yàn xuē

释义: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34、麦饭豆羹  mài fàn dòu gēng

释义:麦饭豆羹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35、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6、鼎鼎有名  dǐng dǐng yǒu míng

释义:鼎鼎有名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出处: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37、名重识暗  míng zhòng shí àn

释义:名重识暗  暗:愚昧不明。形容名气很大但学识浅薄。

出处:《晋书·周顗母李氏传》:"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  

38、名声在外  míng shēng zài wài

释义:名声在外  名声:名誉,声望。指人出名后,名声在外流传,为众人所知。

39、卖弄才学  mài nòng cái xué

释义:卖弄才学  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5回:"贡生志在卖弄才学,如何肯去?"  

40、名花无主  míng huā wú zhǔ

释义:名花无主  名贵的花没有主人。比喻还没有嫁人的名门闺秀或有名气的美女。

出处:《浣溪沙传奇》:"咱花枝无主,一任东风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