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淮(蔡仲贤)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朝800年的国祚可以说是非常长的,但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时间延续的长度,更重要的是从周朝开始的中华文明,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进化中。

周朝建立或者说完善的分封制,诞生了异彩纷呈的诸侯国时代,其衍生的文化更是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

>蔡仲淮(蔡仲贤)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懂了那段历史,就能读懂日后2000多年的中国,就能读懂今天近200个国家博弈的地球村时代。

首先,分封制在商朝以及商朝之前,就已经久已存在了,只不过商朝的分封多限于天子控制的核心区域,而核心区域以外的国家,商朝则是通过武力征服,最终使之成为臣服于自己的附属国,当时的周,就曾是商王朝的附属国。

这样一来,商朝的核心区域是很稳定,但周边的附属国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说,今天服你,我认你是老大,向你称臣纳贡;明天看你不顺眼了,谁是老大还不一定呢,跟你干一架都有可能。

比如当年周之所以能一天就攻克商王朝的首都,就是因为商王朝的大部队还在征讨不听话的东夷,根本来不及保卫首都。

虽然商王朝的末代纣王很拉胯,但国家的整体实力还是有的,就这么被周轻而易举的打败,实在是必然中的偶然。

不错,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必然性,但历史的进程也往往充满了偶然性。

周就这样赢得了天下,建立了周王朝。

但周王朝统一后的天下,依然是不安定的,除了面对商王朝曾经面临的周边属国经常不听话的麻烦,还面临着商王朝旧有势力的不服气,这种不服气随时都可能爆发,周朝也随时有可能被赶回西边的老家。

周天子是有限的,就那么孤零零一个人,但周边的属国和不服气的势力却是众多的,一个人再厉害又怎么可能同时摁下所有人?

幸好,周朝的开创者是有大智慧的,尤其是周朝的第二代核心领导——姬旦,也就是周公。

周朝的开国老大武王在灭商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其后,武王的幼子成王继位,作为武王弟弟兼得力助手的周公,此时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刚建立的王朝。

实际上,在武王时期,周朝就曾经进行了第一次的分封,但分封对象集中在文王的儿子们、周朝建立的重要功臣,以及殷商遗臣、先贤之后。

其封大致如下:

封师尚父(姜尚)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是为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是为鲁;封召公奭于燕(今北京琉璃河一带)。

为管理殷商旧地遗民,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另设三监来监督,分别是:封弟叔鲜于管(今郑州东),封弟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封弟叔处于霍(今山西霍州)。

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

另有太伯之后周章封于吴(太伯、仲雍和周武王的祖父季历是三兄弟,为让父王传位于季历及季历的儿子姬昌,以实现灭商的愿望,让国南奔,落脚于无锡、常熟一带),殷商遗臣箕子封于朝鲜(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曾屡次谏言纣王,后被贬为奴隶)。

虽然武王初步进行了分封,但这样的分封于商朝时的分封没什么区别,周朝的中央也仅仅是能控制王朝的核心区域,周边的邦国还是松散的臣服关系。

而周王朝真正升级版的分封制,则是在周公时代完成的。

周公刚摄政没多久,就面临了一场“祸起萧墙”的叛乱。

周公的摄政,使得作为三监的王叔们心生不满,尽管周公解释再解释,但他们不听就是不听,其中管叔最为不服气,最终在纣王之子武庚的煽动下,这帮人搅和在了一起,开始了一场反对周公的叛乱。

当时的叛乱方,包括三监、殷国,以及殷商旧势力如奄国、熊盈族、淮夷、徐戎等等。

于是:

周公花了3年的时间亲自东征,杀武庚,杀管叔,流放了蔡叔,将霍叔降为平民,收复叛地,进行再次分封。

其封如下:

周公之子伯禽讨伐淮夷、徐戎,于是分封在了鲁,得到殷商遗民六族。

分封姜太公之子丁公吕伋于齐国。

分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国,得到殷商遗民七族。

分封殷商贵族微子启于宋国,统治殷商旧土。

分封成王之弟唐叔于夏墟,建立晋国,这里是沟通周人从黄河北岸直通殷墟的关键要道。

分封蔡仲于蔡,这里是周人经营南国的最东处。从这里向北可达齐鲁,也可到达卫晋,而宋国就在此包围网之中。

周公的这次分封,重点就是打散了殷商遗民的聚集,使他们分散到各个周王室的核心诸侯国。

为了稳固各分封国的继承问题,以及分封国与中央的隶属关系,周公又发明了宗法制和礼乐制。

宗法制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原则,核心如下:

宗族构成:同一高祖父以下四代子孙构成的血亲集团(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尊卑秩序:族人尊奉宗主,小宗尊奉大宗。

继统原则:嫡长子继承制,称宗子。

周朝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政治关系为核心,再配上与之相应的差序礼乐等级制度,即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从诸侯、卿、大夫,延伸到贵族的最末一等士阶层,形成了层级分布的组织关系和身份秩序,成为周朝政治秩序维持的基本纽带。

宗法关系,首先是宗族内部的等级原则。

拥有共同祖先的后世子孙宗亲内部,依据与共同祖先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化为“大宗”和“小宗”。

大宗是先祖血统及政治地位的第一继承者,地位要高于小宗,大宗的继承者叫宗子(宗族长),其地位要高于其他宗族成员。

这种划分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伴随着大宗与小宗,宗子与宗族成员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关系,每个贵族家族都有共同的姓氏、祖先和宗庙、墓地,甚至田土、居邑,客观上有利于化解矛盾、加强团结,进而达到全面巩固和维护周王室统治的目的。

各宗族内部成员对宗族、宗子,负有服从的义务。大宗和宗子也要相应地维护本宗族成员的利益,负起组织、管理、团结、照顾甚至支配族人的责任。

为了宗族利益,宗子甚至可以决定宗族成员的生死存亡。

在周宗法制度下,父既是宗君又是尊长,君臣之义等于父子。

血缘宗族集团与地缘政治相结合,是西周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传统,为后世王朝所继承。

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周公对原始宗教仪式进行改造,将之设计为以政治秩序为主体的一整套礼乐制度,作为维护王朝治理的行为规范与伦理原则,并将其延展至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各种礼的举行,周人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得到确立和维护。

乐通常配礼而行,其作用在于协调上下、体现和谐。周礼的核心,是强调不同等级的权利义务关系,以达成稳定且有差别的社会秩序。

自周公而始的礼乐传统,成为古代中国礼乐文明的基本秩序原则和有效治理形式,为后世治理提供了基本的政治模板。

孔子所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正是对周礼乐制度的概括。

周的礼乐传统,为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所继承,对后世政治思想演化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就这样,在周公的不懈努力下,中华文化成功的把家族和国家,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了一起,不仅影响了周朝之后的八百年统治,更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的社会运转。

答案是71个。

其中,与周王同姓亲族的姬姓封国,最初分封53个,周公之后加封2个,共计55姬姓封国。

异姓之国,包括有功之臣,前朝贵族,三皇五帝与夏商王朝后裔,封国共计18个。

最初的53个姬姓封国里面,姬昌及其兄弟的直系子孙封国是15个,属于护卫周朝的直亲封国。

《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除了71个封土建国的封国外,其后陆续宣布归服周天子而接收封号的封国、方国,还有诸侯国约330个左右,称作名义封国。名义封国加上直接封国,共计有约400个诸侯国。

此外,还有边远地区的邦国和部落,或者为了获得和平安定,或者为了获得一个“正统”的名号,服从周天子而前来周京师上贡的“泛诸侯国”,称作“服国”,总计还有800个左右。

这800个服国类诸侯国,再加上前面的400个,一共有1200余个泛诸侯国,所以《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从西周到东周,再到春秋战国,原有的分封日渐衰落,众多诸侯国开始进入此起彼伏的争霸中,经历大大小小的蚕食和歼灭,所剩诸侯国大致有109个,具体如下:

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剡、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

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105国。

另有义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计109国。

历史再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战国时代,中华大地上的主要玩家,已经只有18个诸侯国了。

分别是:曹国,陈国,吴国,蔡国,晋国,郑国,越国,中山国,宋国,鲁国,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卫国,秦国。

中华文化正是在这些国家分分合合的争霸中,形成了坚实的底蕴和精髓,一直绵延2000多年,至今成为我们每个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如果说历史可以是一面镜子,那么,最好的镜子就在那个时代,用那个时代的纷争和人心观照当下,也许就能更好的理解现在这个众国博弈的全新时代。

为什么说以古能观今?

只因为世界的本质没有变,争斗的本质没有变,人心的本质没有变。

这,就足够了。

而我们之后的其中一个系列分享,便会基于这个引子展开最根本的探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