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是现在的什么职位)

民族英雄左宝贵衣冠冢

左宝贵衣冠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西南约一公里处,于1897年9月12日(光绪23年8月16日)建成。衣冠冢占地近十余亩,围有砖墙,植有松柏,立有牌坊。茔围大门朝南,一对威武的石狮分踞左右,两幢高大的华表分立东西。

华表的阳面为兵部左侍郎杨颐撰写的一副挽联:

>兵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是现在的什么职位)

孤军支拄穷边伤哉为国捐躯万里未能收战骨;

几辈逍遥海上恨不藁街悬首九原何以谢忠魂。

华表背面是驻藏帮办大臣、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尚贤所题挽联:

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奇男子;

守孤城心拼一死张睢阳古之烈丈夫。

华表以北是一座石牌坊,两边矗立着四块以光绪帝名义撰写的御碑。御碑中间,是一座按回族习俗建成的埋有左宝贵生前戴过的帽子和穿过的靴子的方形圆顶衣冠冢。

“文革”期间,衣冠冢围墙及御制石碑全部被毁掉,后来,门前的一对石狮又被盗走。现在,茔地的衣冠冢、门前的华表依然完好无损。

左宝贵,字冠廷,平邑县地方镇(清时隶属费县)人,回族,清末著名的反帝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毕生与太平军、捻军、辽东起义军周旋作战,转战于苏、沪、皖、鲁、津、燕辽东等地。在战争中屡立奇功,由低级军官把总累升为千总、都司、游击、参将、总兵、记名提督,成为清廷高级将领,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1894年9月15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与丁汝昌、邓世昌并称为“甲午三英”。

据《清史列传》、《清史稿》、《费县志》等记载:左宝贵出身寒门,幼年失怙,无恒产谋生,于咸丰六年(1858年)挈二弟宝贤、三弟宝清奋志从戎,遂被编入江南大营。

咸丰八年(1858年)3月,在清军攻打天京(南京)西南的乌江据点时,左宝贵受“六品军功”嘉奖,由士兵升为把总。此后,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多次立功,升为千总、都司。

太平天国失败后,因其英勇名冠诸军,又被忠亲王僧格林沁挑选,赴前线追剿捻军。同治四年(1865年)5月,僧格林沁率清军追击捻军进入山东曹州城西高楼寨(今菏泽西北蒹葭密寨一带),遭赖文光领导的义军和张宗禹领导的捻军联合抗击,陷入绝地。僧格林沁遂命左宝贵率精壮勇士百余人斩杀辟路,先行突围而出。僧格林沁在突围中被捻军杀死。接着,捻军又挥师东逼,围攻嘉祥城11昼夜。城内守军粮草断绝,危在旦夕。左宝贵率援军先头部队及时赶到,里应外合,捻军队伍大乱,只得撤围而去。嘉祥解围,首功在左宝贵,因此受到清廷嘉奖。

同治十年(1871年)7月,左宝贵被派往驻守通往京师的重要门户--临铭关。

同治十一年(1872年),热河朝阳县东荒一带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惊了清政府。因左宝贵驻守临铭关时治军严明,地方安靖,受到热河都统完颜崇实的赏识,被推荐为“统练军马队前往剿办”。

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平定了大东沟伐木工人宋三好领导的起义后,清廷晋升左宝贵为“总兵记名简放”,并赏赐“铿色巴图鲁”勇号。

光绪二年(1876年)夏,左宝贵受崇实派遣,剿平了林方、耿举领导的哈力套改地区的起义,清廷命崇实酌保出力人员。直隶总督李鸿章上疏赞扬他“勤明忠实,骁勇耐劳,懂军事韬略,谋勇兼优”,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光绪四年(1878年),盛京将军崇厚以“晓畅戎机,才堪专”奏报朝廷,将左宝贵报军机处记名,遇有提督、总兵空缺即请旨简放。

光绪6年,(1880年),清廷为了京畿的安全与稳定,调左宝贵驻防古北口,将左宝贵以提督、总兵记名简放,统领奉军,并总理营务翼长。

中法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加强西南地区的军事力量,于光绪15年(1889年年)12月,调左宝贵任广东高州、雷州、廉州三府镇总兵(简称高州总兵)。东北诸将再次上疏请留,清廷再次允许。

左宝贵再次留任奉天,是慈禧太后和朝廷的意思,其目的仍是保护盛京皇陵,因为那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及太宗皇太极和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笃信风水的清廷担心农民起义军占领了这些地方,开陵掘墓,危及他们的江山社稷。

光绪17年(1891年)底至光绪18年(1892年)初,左宝贵参与平定了东北人民反洋教斗争,由于“功勋卓著”得到了清廷赏穿黄马褂(只有御前大臣、侍卫、护军统领巡行扈从大臣,特例准穿,以示恩宠)、赏头品顶戴的殊荣,还赠其“建威将军”(这是八旗与绿营划一后武职封阶的最高衔,为正一品)称号。光绪20年(1894年),慈禧太后60寿辰时,左宝贵又被清廷赏戴双眼花雁。

1894年8月,清政府对日宣战,调总兵左宝贵率奉军精锐部队5000人,从陆路出发经鸭绿江直抵平壤。赶到平壤时,因清军先到诸部各自为政,使日军乘虚渡过大同江,抢占了汕头,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

左宝贵鉴于日军立足未稳,主张主动出击,先集中兵力攻敌一路,然后,各个击破。但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竟按兵不动,并想率部逃跑,左宝贵立即派出亲兵把叶志超监视起来。9月15日,日军分四路对平壤发起总攻,先从东门突破,继又以优势兵力逼近清军固守的的北门外围堡垒。

左宝贵沉着指挥应战,双方鏖战很久,日军死伤无数,后终因敌众我寡,致使全城制高点牡丹台被日军占领。左宝贵知势不可挽,志在必死,乃身着“御赐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的珊瑚冠”,登城督战。部下劝他去掉头上的翎顶,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却坚定地回答:“吾服朝服,欲士卒知吾先,庶竞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他一面监督士兵作战,一面亲临炮台,手燃大炮,左右轰击。

激战中,他身上两处受伤,犹裹创督战,复被炮中胸,登时阵亡。部将杨建春等试图将他的遗体从城墙上背下来,用马驮着撤退时,遭日军炮击,尸首横飞,部将杨建春受伤,左宝贵的尸首已被马踏如泥。

左宝贵壮烈殉国后,引起朝野极大震悼。光绪在《御制祭文》中写道:“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之壮气未消,仓猝而雄躯遽殉。”,在《御制碑文》中说:“值内地敉平之日,正东藩多难之秋。旋整援军,骤临前敌……虽廑唾手成功之志,竞抱殒身殉战之哀……”对左宝贵的牺牲表示极度痛悼与惋惜。

清末著名的爱国诗人黄遵选在《悲平壤》一诗中写道:“黑云萆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火光所到雷轰隆,肉雨腾飞飞红雨。翠翎鹤顶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

1894年9月23日,光绪帝在上谕中又给予左宝贵“太子少保,予谥忠壮、赏骑都尉兼一等云骑都尉世职袭次完时,给恩骑都尉、世袭罔替”等封典,命将其事迹付国史馆立传,入祀昭祠,于立功省份建立专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