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机会致病原虫)

刚地弓形虫机会致病原虫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Manceaux,1908)简称弓形虫,弓浆虫。寄生于人和许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特别是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属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protozoan)。

原生生物界

顶复门(Apicomplexa)

球虫纲(Coccidia)

球虫目(Eimeriida)

肉孢子虫科(Sarcocystidae)

弓形体属(Toxoplasma)

刚地弓形虫

中文学名

刚地弓形虫

分布

该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许多动物都能感染,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尤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

概述

刚地弓形虫

刚地弓形虫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1908年由法国学者Nicolle及Manceaux在北非刚地梳趾鼠的肝脾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命名为刚地弓形虫。

该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许多动物都能感染,全世界有25%—50%受感染,中国阳性感染率为5%—20%,部分地区高达30%以上。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致严重后果。但是,该弓形虫只能在猫的胃里繁殖,有研究发现弓形虫感染可以潜在地影响人类的行为,甚至世界的文化。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八场比赛中,全部都是弓形虫感染率高的国家获得了胜利。

形态

包囊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可有五种不同形态的阶段: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但对人体致病及与传播有关的发育期为滋养体、假包囊与包囊和卵囊(亦称囊合子)。

滋养体

是指中间宿主在核细胞内营分裂繁殖的虫体,包括速殖子(tachyzoite)和缓殖子(bradyzoite)。游离的速殖子呈香蕉形或月芽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另一边较膨隆。速殖子长4~7μm,最宽处2~4μm。经姬氏染剂染色后可见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核位于虫体中央,在核与尖端之间有染成浅红色的颗粒,称副核体。游离虫体能螺旋式转动。细胞内寄生的虫体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可以内二芽殖、二分裂及裂体增殖三种方式不断繁殖,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虫体。这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囊(pseudocyste)。

包囊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自5~100μm,具有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囊内滋养体称缓殖子(bradyzoite)可不断增殖,内含数个至数百个虫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破裂,缓殖子重新进入新的细胞形成新的包囊,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

裂殖体

在猫科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发育增殖,成熟的裂殖体为长椭圆形,内含4~29个裂殖子,以10~15个居多,呈扇状排列,裂殖子形如新月状,前尖后钝,较滋养体为小。

配子体

由游离的裂殖子侵入另一个肠上皮细胞发育形成配子母细胞,进而发育为配子体,有雌雄之分。雌配子体呈圆形,成熟后发育为雌配子,其体积可不断增大达10~20μm,核染成深红色,较大,胞质深蓝色;雄配子体量较少,成熟后形成12~32个雄配子,其两端尖细,长约3μm,电镜下可见前端部有2根鞭毛。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发育为合子(zygote),而后发育成卵囊。

卵囊

刚从猫粪排出的卵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0~12μm;具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内充满均匀小颗粒。成熟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分别由4个子孢子组成,相互交错在一起,呈新月形。[2]

生活及流行病史

专性细胞内寄生

弓形虫的整个发育过程经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交替。

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有性生殖限于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阶段可在肠外其他组织、细胞内进行。

哺乳类、鸟类、人等都可作为中间宿主,(除红细胞外)有核细胞都可寄生,只能无性生殖。机会致病性原虫。

流行环节

(1)传染源:动物是弓形虫病的传染源,猫及猫科动物是重要传染源。人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也具有传染源的意义。

(2)传播途径:食入未煮熟的含各发育期弓形虫的肉制品、蛋品、乳类或被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可致感染;肉类加工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有可能经口、鼻、眼角膜或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输血或器官移植也可能引起感染;节肢动物携带卵囊也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

(3)易感人群: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胎儿和婴幼儿的易感性较成人高,肿瘤和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感。人的易感性随接触机会增多而上升,但无性别上的差异。

致病

刚地弓形虫(致病)

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免疫功能正常时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异常增殖而致病。

速殖子是主要致病阶段。虫体侵入有核细胞大量增殖,组织细胞被破坏,炎症细胞侵润,导致组织的炎症,坏死。

虫株毒力

(1)RH株(强毒株)可使宿主迅速死亡。

(2)Beverley(弱毒株)增殖缓慢,易形成包囊。

危害因素

(1)弓形虫毒素(toxotoxin)一种抗原,致死因子,可致小鼠惊厥、后肢麻痹,几分种后死亡。

(1)弓形虫素(Toxoplasmin)对鸡胚胎有畸作用。

(3)弓形虫因子(Toxofactor)培养的上清液提取物,可阻止母鼠受孕,或流产,或胚胎发育停滞。

临床表现

(1)先天性弓形虫病

母亲孕期感染,50%胎儿先天感染

胎儿先天性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视网膜脉络膜炎、弱智等或流产、早产、死产等。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免疫力天常——隐性感染

免疫力低下——全身性弓形虫

引起脑膜炎、视网腊脉络膜炎、淋巴结炎、肝炎、心股炎、肺炎。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

(1)涂片染色法:取急性期患者的腹水、胸水、羊水、脑脊液或血液等离心沉淀物作涂片,或采用活组织穿刺物涂片,染色镜检弓形虫滋养体。此外也可将切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色法。

(2)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查找滋养体。

血清学试验

常用方法有:染色试验、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

另外,可采用B超检查、羊水和胎血检查。PCR及DNA探针技术应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

防治原则

眼弓形虫病

防止弓形虫病流行重在预防:

(1)应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监测和隔离;

(2)对肉类加工厂建立必要的检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教育群众不吃生或半生的肉制品,不养猫养动物,不要让猫舔手、脸及食具等;

(3)定期对孕妇作弓形虫常规检查,以防制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4)对急性期患者应及时药物治疗,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孕妇初次感染应立即服用螺旋霉素。

相关新闻

导致高自杀率

2012年7月2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养猫的女性更容易实施自杀行为。研究人员称,猫体内一种称为“刚地弓形虫”的寄生虫很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医学院的此次研究调查样本包含超过45000名丹麦女性。研究结果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女性的自杀几率比未感染女性高出1.5倍,而且随着体内弓形虫抗体的增加,自杀几率持续上升。

控制老鼠以及其他被感染的动物的行为

刚地弓形虫寄生在大部分的温血动物体内,对猫更是“情有独钟”,因为它们在猫体内能够进行有性繁殖。为了完成生命周期,被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动物会必须被猫吃掉,为了回到它们的猫科动物的体内,刚地弓形虫可以控制老鼠以及其他被感染的动物的行为。比如,它们能够使老鼠不怕猫尿,甚至会对它有性吸引。即使是一个被削弱了的寄生虫也能永久地使老鼠不怕猫,研究者猜测是即使是最轻微的猫尿气味也能唤醒寄生虫。

参考资料

1.刚地弓形虫·医案速查

2.刚地弓形虫卵囊形态·正保医学教育网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