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债1(叶辛著作的小说作品)
《孽债1》是200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辛。从一个独特而又最为具象的视角,淋漓尽致地反映现今知青们的真实状况。知青,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上遭遇太多的荒谬和悲怆。上世纪90年代,由叶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孽债》感动了无数观众。
作者叶辛
孽债1
中国当代小说
27.00元
简体中文
9787532132584
上海文艺出版社
349
16开
2008年1月
平装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令无数读者感动不已的优秀长篇力作。沈美霞、卢晓峰、吴永辉、梁思凡、盛天华——5个十四五岁的知青子女——怀着对父母的刻骨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伴从云南到上海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走进一个个陌生又有血缘关系的新家庭。
于是,情与理、情与法、情与爱、情与恨、情与嫉妒等一系列矛盾与碰撞接踵而至,引出一个又一个家庭纷争与情感纠葛,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怦然心动、唏嘘感慨的深情故事……作者从真挚的感情出发,从人性的深度出发,挖掘了深厚的社会与历史内涵。正值“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希望更多的青年读者能够通过这部长篇力作,洞察那一代人的情感经历,了解那个特殊的年代。
精彩摘录
“我的女儿!”沈若尘喃喃地自语了一声,似是要把遥远的记忆从虚无缥缈中找回来。可是他从没同梅云清说过,插队落户时他有过一个妻子,在千里迢迢的西南边陲他还有个女儿,亲生女儿。他心慌意乱,他惶遽不安。该怎么办呢?美霞当真要到上海来吗?她只有十四岁,要坐长途车,要坐两天三夜的火车,光是旅途就要七天,她有这个胆子?沈若尘浮起一丝侥幸心理,也许沈美霞会畏惧路途的遥远,也许她只是碰见了谢家雨说说而已。
但他马上意识到这一侥幸心理是可笑的。美霞没有亲人,她靠谁去生活?对父亲的思念,对上海的向往,都会使她踏上旅途的信心倍增。况且她还可能与同命运的少男少女们结伴而行啊!那么他该怎么对梅云清讲呢?天哪,他该如何启齿?沈若尘揣好撕成两片的信,迈步上楼时,后面有人喊,你的报纸掉在地上,忘拿了。他急忙返身下楼,弯腰捡起报纸,直起身子来时,他看到信箱门没上锁。噢,他整个儿失态了。雨比预料的还要快地落下来,风翻卷着雨帘,把丝丝缕缕雨星儿扑打进楼道里来。沈若尘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媒体评论
愿叶辛在同行和读者面前,永远保持“谜”一样的状态。——蒋子龙
有人说,知青是*幸运的一代,因为知青的经历是罕见的,荒谬的,以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而正是偏远山村的乡愁,密密的树林、连绵的雨季和日复一日的繁重农活,给了知青们理想、意志、道德、良知的熏陶,让他们理解了社会,让他们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和别致的底蕴。那是泥土带给他们的。——云南知青
知青岁月是一代人的阵痛,当总有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日子,当总有人在反思人生时掉下热泪。那么,逝去的年代总还有值得珍惜的东西。——福建知青
一代人的青春,是知青们用汗水、眼泪和苦涩,艰辛、希望和憧憬,在蹉跎岁月里书写的。——叶辛
作者介绍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9年去贵州山乡插队。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上海市文联副、上海市人大常委等。[1]
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笔耕不辍,二十多年来,共出版四十多本书籍。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恐怖的飓风》、《三年五载》等。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年优秀作品一等奖(1985)。中篇小说《家教》(上半部)获《十月》文学奖(1987)。
长篇小说《孽债》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1995)。长篇小说《基石》获贵州省优秀作品奖(1984)。由其本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播出后,在国内引起轰动,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并分别三次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因创作上的成就,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参考资料1.孽债·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