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缩写 PNAS,ISSN:0027-8424)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周刊。它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亦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百年经典期刊。
自1914年创刊至今,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在SCI综合科学类排名第三位。
别名PNAS
美国科学院院报
英语
学术杂志
美国科学院
美国科学院
1914年
0027-8424
概述
在SCI综合科学类排名第三位,因而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不可或缺的科研资料。在SCIE所有期刊中,特征因子位列世界第二。
《PNAS》由且至少由一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负责审稿,近五年影响因子一直维持在9.5~10.0之间,这是因为PNAS收录各种学科领域里面的研究论文,而有些领域里面,研究者人数很少,所有平均下来的影响因子就不如生物医学类领域方面的专业期刊。虽然影响因子在生物医学领域不算很高,但是这个杂志却有着很高的国际声誉,影响力巨大。
周年纪念专刊
2014年介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建立150年与《PNAS》创刊100周年之际,《PNAS》出版了纪念性专刊,封面由DNA双螺旋结构、林肯总统肖像、爱因斯坦雕塑和科学院院徽四幅图片组成,表达了该期刊对历史的感怀,对科学的敬仰,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历任杂志主编
1914–1918 – Arthur A. Noyes
1918–1940 – Raymond Pearl
1940–1949 – Robert A. Millikan
1950–1955 – Linus Pauling
1955–1960 – Wendell M. Stanley
1960–1968 – Saunders Mac Lane
1968–1972 – John T. Edsall
1972–1980 – Robert Louis Sinsheimer
1980–1984 – Daniel E. Koshland, Jr.
1985–1988 – Maxine Singer
1988–1991 – Igor B. Dawid
1991–1995 – Lawrence Bogorad
1995–2006 – Nicholas R. Cozzarelli
2006–present – Randy Schekman
最新影响因子
2013-2014年度影响因子为9.803。
投稿
投稿方式
PNAS的稿源有三类(Track I,II,III)。细心的读者会发现PNAS文章在作者通讯地址的下方都会有一行以“Communicated by...”、“Edited by...”或“Contributed by...”字样开头的文字。这是区分三类稿件的最直接方式,但目前仅保留自由投稿(约75%)和院士的通讯稿(约25%)两种方式。
其中“Communicated by XXX”属于第一类稿件(Track I),这类文章通常是由作者交与一个美国科学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交流,然后该院士再向PNAS推荐发表,这个XXX就是院士的大名。在推荐之前,该院士需要请两位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审稿,并像所有的编辑部编辑一样处理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包括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和将作者的回复、辩驳以及修改稿再返回给审稿人。按PNAS规定是不能将审稿人的身份透漏给作者的,但我们知道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
审稿结束之后院士必须将通过的稿件以及所有审稿人与作者之间联系的记录一起作为推荐材料交到编辑部,最终接收与否由编辑部决定。相比较与Nature、Science,国内还是有不少好的研究结果会发在PNAS上的,其中大都是生物类的文章,谈家桢老先生作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曾经推荐过不少国内的文章。此类文章每位院士每年最多只能推荐2篇。
第二种途径是大家所熟知的自由投稿方式(Edited by),但与其它杂志还是略有不同的。投稿时作者需要推荐3个编委,3个NAS院士和5个审稿人。杂志社收到稿件后,先由编委阅读并定性稿件是否属于前10%文章,这一关大约会有2/3的文章直接不送审而被拒掉。
然后编辑部会给挑剩下的1/3文章指定一个NAS院士作为member-editor,这个院士也有决定文章是否值得送审的权利,通过之后就会找审稿人评审。接下来程序跟其它大多数杂志雷同,这一关会再拒掉一半,剩下的1/2,也就是整个Track II途径稿件的1/6会被幸运录用。这个院士editor是何许人只有等到文章被接收并发表才会为作者所知晓。据PNAS网站说该类投稿占所有稿件的80%左右,但录用却只占40%。
第三类稿源属院士自己署名的文章(Contributed by)。此类稿件与Track I的不同之处在于院士直接作为作者之一邀请2位审稿人给与评审意见并作修改,最后所有记录一并交于编委,并由编辑部决定录用与否。
投稿系统的弊端
院士可以通过Track I和III投稿和处理审稿,使得一些学术权威能享有发表文章的优先权,或者让其推荐的文章获得更大的发表的机会。凭这些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识和眼力,他们投稿或推荐的文章也应该算是上乘之作。但也不尽然。
虽然PNAS对此两种途径审稿人的选择有要求,但是院士们自己找审稿人也有其弊端,从而可能造成了一些Track I/III文章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甚至与Trakc II的文章水平相去甚远。因此,严肃的研究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应当更加关注的是研究本身的结果和意义,而非刊物的影响因子或者是否来自权威或被权威所推荐。
作为科学院的院刊,发表以院士们的研究结果为主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大多数院士会选择用满自己的4次投稿机会和2次推荐机会,那么这些文章是不是都被接收了呢?
用上面提到的几个数据做个简单的计算吧:PNAS每期文章数大约在80-100篇,以100篇记,Track II接收文章数应该是40篇左右,接受率为1/6,那么投稿数是240,这个数占总投稿数的80%,那么总投稿数为300,Track I和III投稿数和为60篇(20%), 这正好是文章总数与Track II接收数的差值,也就是说院士们的文章几乎100%能被接收。院士的地位和绝对权威可见一斑。
对于文章语言的要求
和其他大多数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一样,PNAS对于投稿文章的语言要求极其严格。来自亚洲等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作者的文章往往需要进行润色。因此,PNAS建议作者投稿前请专业的语言服务机构进行润色,例如:
Accdon/LetPub
Albion Science Editing
Alum Canyon Editing
American Journal Experts
Asia Science Editing
ASK Scientific
Bioedit
BioMedical Editing 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Editor
BiomEditor
BiomedRed
Bioscience Editing Solutions
BioScience Writers
Blue Pencil Science
Boston BioEdit
Charlesworth GroupAuthor Services
Cofactor
Cura Editing
Editage
Edit My Paper
emedits
Enago
EvelynBen
Fresh Eyes Editing
Global Biological Editing
Global Edico Services
Immunology Science Editors
INLEXIO
Intensive Care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Edit
International Science Editing
J & L Scientific Editing
Journal Prep
KOK Edit
ManuscriptEdit
MST Editing
N3 Science Communications
Nextgenediting
OnLine English
Oxford Editing
Oxford Language Editing
Oxford Science Editing
Perfect English Proofreading
Plant Editors Cooperative
Proofread My Essay
RDP Editorial Consulting, Inc.
RuffDraft Communications
ScholarShape
ScienceDocs
Science Editing Experts
SciTechEdit
Scribendi
Sees-editing
SPi Global
Stallard Scientific Editing
The Smart Octopus
但PNAS也同时强调,期刊并不能确保以上推荐的机构能解决所有语言问题,更不能保证文章的接受。
参考资料1.PNAS·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